最新或2022(历届)广东高考文综试卷真题答案解析点评(word文字版)

时间:01-12编辑:佚名 广东高考

【23xiu.com-爱上秀-教育信息门户网】

文科综合

第Ⅰ卷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数字高程模型是对地貌形态的虚拟表示,可描述地面高程信息。图1为某旅游区的数字高程模型图,图中甲、乙、丙、丁四处观景平台视野最广的可能是(   )

最新或2022(历届)年广东文科综合高考真题【解析】

A、甲     B、乙    C、丙   D、丁

1.【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图例信息可知,颜色越亮,高程越高,即可丙地海拔最高,是图示区域的最高点,在此处设立观景平台视野最广,甲乙丁三处海拔低,位于山谷或山坡处,受两侧山顶的阻挡,视野差一些。
考点:地形图。
【名师点睛】此题难度不大,属于直视问题,根据数字高程模型判断该区域地形特点和地势起伏。直视问题可以通过作地形剖面图进行判断,在地形剖面图上由观测点的投射点向目标点的投射点绘直线,若直线没有被任何地物所切断,表示直视良好,否则不能直视。如下图所示,由点s′向点c′绘直线,直线没有被任何地物所切断,表示直视良好。而图中b′位于阴影区,说明s点不能直视b点,所以村落b对于s点为不直视。

最新或2022(历届)年广东文科综合高考真题【解析】

从山顶向四周,等高线先密后疏,为“凹形坡”;等高线先疏后密,为“凸形坡”,“凸形坡”容易挡住人们的视线。

最新或2022(历届)年广东文科综合高考真题【解析】

2.大规模的火山爆发可能造成地表温度下降。其合理的解释是火山爆发导致(   )
A、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B、高纬度地区极光现象减少
C、地球表面长波辐射增强    D、到达地面的短波辐射减弱

2.【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大气中逆辐射增强,会使地表温度上升;极光现象与地表温度无关;地表长波辐射增强表明地表温度升高;而火山爆发,所产生的火山灰会对太阳的短波辐射削弱,使到达地面的短波辐射减弱,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减少,因而地表温度下降。故选D。
考点:大气的热力作用。
【名师点睛】该题属于文字类材料选择题,根据题干提示“大规模的火山爆发可能造成地表温度下降”,解析火山爆发造成地表温度下降的原因,同时注意是地表温度,而不是通常说的气温,地表温度的热量来源是太阳辐射,而气温的直接热量来源是地面辐射。

3.有文献表述:“地带性就是地球形状和地球的运动特征引起地球上太阳辐射分布不均而产生有规律的分异”。按此理解。下列景观变化属于地带性的是(  )
A、非洲西部从赤道向南北出现的森林——草原——荒漠景观
B、阿尔卑斯山从山麓向上出现的森林——草甸——寒漠景观
C、内蒙古自治区从东向西出现的森林——草原——荒漠景观
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出现的荒漠——绿洲景观

3.【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文献表述的地带性属于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而非洲西部从赤道向南北出现的森林——草原——荒漠景观,属于此规律;而阿尔卑斯山从山麓向上出现的森林——草甸——寒漠景观,属于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内蒙古自治区从东向西出现的森林——草原——荒漠景观,属于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出现的荒漠——绿洲景观,属于非地带性规律。故选A。
考点: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
【名师点睛】此题文献资料为材料,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该题容易出错,由于该文献资料的表述内容与教材不完全相同,所以要求学生必须以题干材料为准,而不是简单背教材,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而不是记忆。

表1为2009年四个国家的人口数及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占本国人口比重统计表。由此可判断该年
表1

国家

中国

印度

德国

美国

人口数(百万人)

1338

1155

82

307

比重(%)

17

1.3

8

4.5

A.、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已经明显超过了德国
B、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数量比德国少
C、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比美国少
D、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比印度多

4、【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表中数据不能判断城市化水平;也不能判断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数量多少;但由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占本国人口比重,以及各国的人口总数,可以推断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的数量,所以经计算可知,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比美国和印度多,故选D。
考点:城市人口。
【名师点睛】该题以表格数据为材料,考查学生获取表格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能力。此题难度不大,但需要简单的数学计算,并且需要注意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在数值上是如何体现的,也就说,学生需具备理科思维,而不是记忆。

5、图2为2005年~最新或2022(历届)年我国某省常住人口数量变化图。由图可推断该省是:

最新或2022(历届)年广东文科综合高考真题【解析】

A、海南      B、四川   C、广东      D、湛江

5、【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图示表明该省人口总数变化趋势为减少,但人口总数大,8000多万人,海南和浙江人口总数明显不够,广东由于经济发达,流动人口多,常住人口是增加的,所以只有四川符合条件,四川省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人口向外迁移较多,导致常住人口总体呈下降趋势。故选B。
考点:人口数量变化。
【名师点睛】该题以我国某省常住人口数量变化为材料,考查我国各省常住人口随着年份的变化情况。难度不大,但需要对我国各省份人口基数和人口迁移的基本了解,东部经济发达省份是以人口迁入为主,中西部省份是以人口迁出为主,从而导致各省常住人口增长发生明显的不同。

6、河流的河床形态,受流域内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列因素中,对河床形态影响不大的是:
A、岩石性质   B、通航里程  C、地质构造     D、降水多少

6、【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岩石性质、地质构造和降水多少等对河床的侵蚀程度有很大影响,进而影响河床的形态;而通航里程不会影响河水对河床的侵蚀作用的强弱,进而对河床的形态影响不大。故选B。
考点:流水的侵蚀作用。[来源:Zxxk.Com]
【名师点睛】该题是一道简单的文字选择题,没有图表信息,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运用,河流的河床形态受流域内多种因素的影响,与河流流经地区的地质构造、河床的岩石性质和流域地区的降水量有关,而河流的流程长短对河床形态影响不大。

雾是悬浮于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水滴或冰晶,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Km的物理现象,读我国某省多年平均年雾日数分布图(图3),结合所学知识。完成7~8题。

最新或2022(历届)年广东文科综合高考真题【解析】

7.该省位于我国的
A.西北地区  B.华北地区   C.东北地区   D.西南地区
8.下列因素中,对该省多年平均年雾日数空间分布影响最大的是:
A、河流泥沙含量        B、地形起伏
C、西南季风强弱        D、土壤厚度

【答案】7、C    8、B
【解析】
试题分析:
7、从图中经纬度值判断,该省位于我国东北地区,故选C,此题难度不大,关键是空间定位,可以以大家熟悉的北京经纬度(40°N,116°E),则可以很快推出该地区位于北京的东北方。
8、由上题可知该省位于东北地区,进而可以推出该省为吉林省,该省东南部地区多年平均年雾日数多,是因为东南部地区处于长白山山区,降水多,大气中水汽含量多,山区容易形成云雾,而向西北方向,受山地阻挡,降水少;而河流的泥沙含量和土壤厚度对雾的形成影响不大;该省不受西南季风的影响。故选B。
考点:中国政区、中国气候。
【名师点睛】该题组以我国某省多年平均年雾日数分布为材料,考查我国各地区平均年雾日数分布特点和影响因素。第1问,难度不大,根据经纬度或者轮廓都可以判断出该省属于我国东北地区;第2问,难度较大,需要审题清楚,图中信息反应该省东南部地区多年平均年雾日数明显大于其他地区,这需要学生对该省地形特征熟悉,长白山跨越该省,多年平均年雾日数最大的地区位于长白山山区。

9、夏季,我国部分城市城区常因暴雨而出现积水成灾的内涝现象。下列措施中,对减轻此类灾害基本无效的是:
A、优化城区雨污管网       B、扩大城区湖泊面积
C、加高城区防洪大堤       D、疏浚城区河流水道

9、【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优化城区雨污管网可以针对性及时对城区积水排放;扩大湖区面积可以增加蓄水量,进而减少城区积水现象;疏浚城区河流水道可以及时把城区积水排放;而加高城区防洪大堤,对城区积水形成的内涝没有影响,不能加快城市积水的排泄,故选C。
考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名师点睛】该题以热点问题城市内涝为材料,考查我国如何治理城市内涝问题,城市内涝问题与城市径流、城市地下排水设施等有关,这些需要学生能够较清楚的理解。同时需要理解题干的提示“部分城市城区常因暴雨而出现积水成灾的内涝现象”,城市内涝不是流经城市的河流涨洪水造成的。

10.图4为地震灾后城市重建选址地质因素分析示意图,从地质安全角度考虑,图示甲、乙、丙、丁四个区域中,最适宜城市重建的是

最新或2022(历届)年广东文科综合高考真题【解析】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0.【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图中断裂带、地震破坏程度和次生灾害发生频率,可知,丁区不位于断裂带上,且地震破坏程度和次生灾害发生频率最低,所以是最适宜城市重建的地方。
考点:自然灾害、城市区位条件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名师点睛】该题以地震灾后城市重建选址地质因素分析示意图为材料,考查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充分利用四幅图中信息,结合灾后城市重建选址在地质构造、地震破坏程度、次生灾害发生频率等方面考虑,最后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叠加原理,确定丁为最适宜城市重建区域。

11.调查研究发现,内蒙古东部某农牧交错区(43°32′N—44°32′N)居民点的密度,阴坡大于阳坡。其合理的解释是阴坡冬半年
A. 冻融作用影响小,房屋地基较稳定       B. 正好地处背风坡,利于抵御强寒潮
C. 积雪较厚,便于牲畜和冬小麦越冬       D. 采光更为充分,利于居民照明取暖

11.【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43°32′N—44°32′N)地区,冬季漫长,受到冻融作用的强烈影响,对建筑物的地基破坏大,而阳坡上,冬季白天受太阳辐射比阴坡多,日夜温差大,导致冻融作用在阳坡上比阴坡上大,所以居民点多分布在阴坡上;而阴坡为北坡,为西北风的迎风坡,气候寒冷;阴坡减少较少,且积雪较厚不利于牲畜越冬;阴坡采光条件差。故选A。
考点:中国气候和聚落分布。
【名师点睛】此题难度较大,广东15年高考选择题最难的一道题,主要是考查知道点较新,学生不容易理解,同时学生对选择项中“冻融作用”这个概念不理解,因而导致得分较低。冻融作用,是在寒冷气候条件下,土壤或岩层中冻结的冰在白天融化,晚上冻结,或者夏季融化,冬季冻结,这种融化、冻结的过程称为冻融作用。

12.有古代学者论述某字体的形成时说:“(官员)奏事繁多,篆字南城,即令隶人(即胥吏)佐书。”据此推断,该字体是(  )
A.小篆 B.隶书  C.行书 D.草书
13.针对皇帝频繁越国中书省直接向留部官员下达诏令的现象,有朝臣说:“事不出中书,是为乱政。“由此可知,该朝臣(  )
A.反对中央集权 B.主张建立内阁  C.主张加强相权 D.反对三省六部制
14.史载:明代江南昆山县的农家,“麻耧机之事,则男子素习焉,妇人或不如也”,但乡村妇女“凡耕耘、收获、桔棉之事,与男子共其劳”。这则材料反映了当时(  )
A.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B.资本主义的萌芽  C.男尊女卑的社会秩序  D.官营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15.毛泽东主张用事实反击敌人的毁谤:“敌人说:‘广东共产’,我们说:‘请看事实’……敌人说:‘广州政府勾联俄国丧权辱国’,我们说:‘请看事实’。敌人说:‘广州政府治下水深火热民不聊生’。我们说:‘请看事实’。”这些“事实”都发生于
A.辛亥革命时期     B.国民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16.1961年,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的一份报告指出:现在部分干部和农民对集体生产信心不足,以致发展到变相恢复单干,有的地方出现了“父子队”“兄弟队”式家庭作业。这则材料作为例证,可用于说明
A.当时土地所有制发生改革      B.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历史背景
C.当时国民经济调整成效显著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的起源
17.表2反映了中国某时期与各国贸易的情况,据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表2 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国家构成(%)

年份

苏联

美国

其他国家

第一年

30

21

49

第二年

41.3

0.4

58.3

第三年

51.759

0.003

48.238

A.抗日战争胜利,中苏贸易激增
B.实行“一边倒”政策,中美贸易剧减
C.改革开放初见成效,中国对外贸易蓬勃发展
D.不结盟运动兴起,中国与发展中国家贸易往来密切 

18.《十二铜表法》中说,“以后凡人民会议的所有决定都应具有法律效力”。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奴隶参与了立法        B  习惯法的内容被摈弃  
  贵族对法律的垄断被打破 D成文法的规定不能改变
19. 一位哥伦比亚学者在“纪念美洲发现——两个世界汇合50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上”说,“黄金和白银的作用只是使两个大陆之间的距离更加遥远了”。由此可知(  )
  该学者关注殖民掠夺的后果       B   两个大陆指的是美洲和非洲 
  黄金和白银阻碍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D该会议讨论的是英国人登陆美洲的意义
20. “这份文献在当时是极其进步的,对西方君主制和共和制都适用。下一文献中符合这一评价的是(  )
    《大抗议书  》   B   《权利法案  》
   1787年美国宪法          D《人权宣言》
21.有文学家宣传:“我赋予古老文字以赤色,不再有元老!不再有平民!我在墨水瓶里掀起风暴。”他的文学理念属于
A.浪漫主义   B.现代主义        C.现实主义       D.古典主义
22.发生在1920年苏俄的现象有
A.私营企业纷纷涌现                     B. 国营企业经营自主权扩大       
C.政府禁止买卖粮食                  D.农民积极参加农业集体化运动
23.一位学者说:“在自家的院子里有印钞机是一件愉快的事情,而黄金兑换标准给了我们这个特权。”赋予“我们这个特权”的是(    )
A.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B.马歇尔计划
C.《关税和贸易总协定》      D.《布雷顿森林协定》
24,最新或2022(历届)年5月,团省委与某股权交易中心共同发起设立国内首个“青年大学生创业板”股权众筹平台。投资机构出资入股,与创业公司共享收益,共担风险。截至当年年底,该平台累计上板项目112项,其中55项与投资公司达成投资意向,融资近5000万元。该股权众筹平台
A创新了公司基本组织形式             B 扶持了大学生创业,改善了产业结构
C实现了项目与资源的有效对接         D使投资公司定期获得稳定的经营收益
25、基尼系数是判断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指标,该系数介于0~1之间,值越小表明收入分配越平均,反之,表明收入差距越大。国际上通常把0.40作为贫富差距的警戒线。2010-最新或2022(历届)年,中国收入再分配后的基尼系数分别是0.481、0.477、0.474、0.473和0.469.对比图5,不考虑各国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的差异,可以推断出

最新或2022(历届)年广东文科综合高考真题【解析】

①近年来,中国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而且高于图中发展国家
②法国收入再分配政策对贫富差距的调整效果比英国更明显
③中国应运用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手段强化再分配功能
④发达国家依赖以市场为主导的收入分配机制实现社会公平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③④
26、某农业园区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成立土地经营权流转合作社,整合散户。吸纳资金、土地、技术入股,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的经营方式。吸引500多名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创业。解决200多名贫困人口的就业问题,这种模式
A完善了就业机制,扩大了就业发展       B用公司股份制代替了家庭土地承包制
C是农业先进生产力的体现和标志          D整合了农业生产要素,降低了经营成本
27、王某正在美国留学,拟购买一台手提电脑,用美元现金或国内银行发行的信用卡结算。如王某使用信用卡,国内银行按消费时的汇率自动将美元折算为人民币结算。现预期人民币持续升值。假设价格和其他因素不变。王某的理性决策是
A延期购买,用信用卡结算    B即期购买,用美元现金结算
C即期购买,用信用卡结算    D延期购买,用美元现金结算
28.最新或2022(历届)年4月2日,中国海军临沂舰帮助10个国家的225名侨民撤离处于战争状态的也门。这是中国政府首次为撤处于危险地区的外国公民采取专门行动,也是中国海军首次实施撤离外国公民的国际救助行动。这体现了
A.中国外交政策和军事战略的转变       B.中国的大国担当和负责任的形象
C.中国参与中东地区和平进程的决心     D.中国的国际权利和国际义务
29.自1965年以来,西藏自治区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据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先后制定了290多部地方性法规和具有法规性质的决议、决定,对多项全国性法律制定了适合西藏特点的实施办法。西藏自治区自治机关的立法
A,覆盖了民族区域自治权的全部内涵
B.规定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
C.保障了少数民族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特殊地位
D.协调了少数民族的特殊利益与国家整体利益
30.某市区为推进社会治理新格局的构建,特聘一些社会组织专业人士和社会能人担任区、街镇、社区三级的综合治理委员,建立“三级联动”机制,以保障特聘委员为群众排忧解难,为政府出谋划策,特聘委员模式
①代行了政府职能,推进社区基层民主    ②有助于政府从管理角色向服务角色转型
③创新了社会组织和公民政治参与的方式  ④拓宽了公民参与民主决策和管理的渠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1.岭南一年四季多湿热,气温较高,人们用凉水冲淋以消暑爽身,粤语一般称之为“冲凉”,冲凉房在民宅中不可或缺;北方天气多寒冷干燥,人们喜用热水浸泡以去垢爽身,北方话多称之为“洗澡”,盆浴、池浴盛行,澡堂子随处可见,这说明
A.自然环境决定文化特性      B.中华文化内部存在差异和冲突
C.方言折射出地域文化的差异   D.洗浴文化随时间的发展而发展

32.传统戏曲在写意的,程式化的表演变迁中体现的,古典诗词在格律、句式的变化中坚持了押韵、平仄和诗情意象,书法在不同流派的发展中扔投射出基本笔法和气韵。因此,文化的精神传承比技艺传承更重要,这一结论的合理之处在于看到了
发展中的传统文化有一定的共性和规律
传统文化形式的创新具有不同时代的共同要求
传统文化所蕴涵的精神具有内在稳定性
对待传统文化应坚持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A ①③     B ①④       C②③      D②④
33.哲人说:“给我宁静吧,让我接受不能改变的,给我勇气吧,让我去改变我能改变的,给我智慧吧,让我分辨出什么是我能改变的,什么是我不能改变的。”这句话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社会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②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
③哲学可为生活提供指导  ④世界是人的主观意识的产物
A ①③     B ①④       C②③      D②④
34.水在常见的三种状态下的结构和动力学行为已被人们了解,但在受限空间内部不完全为人所知,近日,有研究团队在这方面取得重大发现,在常温下,在石墨碎片毛细通道中的受限水会整齐排列成规则的二维方形冰结构。这是常温下水的一种全新存在方式,该研究成果对于解释降低空维空间内水的快速输运具有重要意义,这一新发现再次印证了
①物质的具体形态是多样的,认识是无限的
②质变是由事物的内部结构变化引起的

最新或2022(历届)年广东文科综合高考真题【解析】

③人为事物的联系是通过实践活动形成的
④以新形式出现的事物,有远大发展前景
A ①②    B ①③       C②④      D③④
35.图6漫画 (作者:彭长征)蕴涵的哲学道理是,在认识事物时,
A.否认事物的客观性,就不能全面看问题
B.立场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不同
C.着眼于全局的认识就是真理性认识
D.认识结果的差异受主体认识方法的影响。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满分160分。
36、(24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企业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企业的发展一般包括四个阶段:孕育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如图7),在一定的外部环境下,当企业处于前两个阶段时,通常会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专业化经营战略(见A点),进入第三阶段,则趋向于选择多元化经营战略(见B点)

最新或2022(历届)年广东文科综合高考真题【解析】

材料二广东某知名企业在创业之初,投资地产,走专业化经营发展道路。随着实力不断提升,改企业步入成熟期,仍以地产为核心主业,逐步向文化旅游、日用消费品、体育产业、农业、乳业、畜牧业等领域扩展,走上了多元化经营发展道路。至最新或2022(历届)年6月,改企业已发展成为一个以地产为核心竞争力的综合性企业集团,总资产达4217亿元。
(1)企业经营的直接目的是什么?(2分),假设企业在A点选择专业化经营战略,在B点选择多元化经营战略,请任选其一,结合材料一和《经济生活》中有关企业经营的知识,分析企业选择该经营战略的理由。(10分)
(2)结合材料二,阐释该企业的发展历程所蕴涵的矛盾观。(12分)

37、(28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要实施这一基本方略,必须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建设和发展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材料二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社会中的“官本位”思想仍然浓厚。长官意志、“拍脑袋”作决策,做事遇到障碍就“蛮干硬上”等现象时有发生,一些领导干部甚至认为,法律只管群众,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法治的推进。因此,依法治国的关键是依法治权。
(1)材料一体现了意识的哪些作用?(4分)
(2)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中社会主义文化的相关知识,谈谈我国法治文化建设应具有的“中国特色”。(12分)
(3)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中的相关知识,探究政府该如何约束好自己的权力。(12分)
38、(25分)课程的变化反映了时代的变迁。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世纪后期,神学在西欧学校教育中的统治地位发生变化。一些新的学校特别注重对学生德智体美的教育。古典文学和自然科学课程的地位明显提高。
                                                  ------据《外国教育史》
材料二   课程设置是学校教育制度(学制)的重要内容,与经学相关的中小学课程设置经历了如下变化。 

癸卯学制

1904年颁布

读经讲经课和修身课(讲授伦理道德)只是必修课程中的两门,但份量仍很重。

壬子癸丑学制

1912-1913年颁布

取消读经讲经课

壬戊学制

1915年开始酝酿,1922年颁布

修身课改为公民课

                                                                                      据《中国近代学制史料》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思潮?这一思潮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6分)
(2)材料二中“读经讲经课”讲授的是那个学派的经典?经学在明清备受尊崇,其原因是什么?(6分)
(3)结合材料二,说明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变迁。(13分)(要求:信息的提取准确。调动和运用知识合理,逻辑清晰)。

 

39、(27分)现代化理论研究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18-19世纪,一些欧洲的社会学家以西方工业社会为对象,研究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发展规律。
二战后,现代化研究在美国兴起并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该理论认为现代化的主要动力来自于内部。内部的障碍是发展中国家发展不顺利的根本原因;现代化实际上是西方化或者美国化的过程。20世纪是“美国的世纪”。这一理论得到美国政府的重视。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很多学者根据各国的具体情况,探讨不同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模式。20世纪80年代,现代化理论从美国引进中国,不少学者开始将现代化概念和分析框架运用到社会科学研究中。
——据《传统与变迁——国外现代化及中国现代化问题研究》等
(1)概述18-19世纪西欧经济、政治发展的主要情况。(8分)
(2)结合材料和当时的国际背景,分析二战后美国政府为何重视现代化理论?(10分)
(3)为什么现代化理论能够在20世纪80年代被引进中国?运用这种理论进行历史研究时要注意什么?(9分)


40、加蓬石油、森林资源丰富,但种植业较落后,已耕地面积不到全国土地的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
材料一   加蓬地理位置示意图(图8)。

最新或2022(历届)年广东文科综合高考真题【解析】

材料二  加蓬从2010年开始禁止原木出口,并制定了长期出口木制成品和半成品的目标。
(1)利伯维尔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4分)
(2)与博韦处的河面海拔相比,马苏库处的河面海拔较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我国某企业从加蓬进口一批原油,北京时间最新或2022(历届)年5月4日18时电话联系对方,此时利伯维尔的区时是最新或2022(历届)年5月_____日_____时。加蓬原油出口到我国的最佳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6分)
(4)从自然因素考虑,在让蒂尔港建木材加工厂有哪些优势?(6分)
(5)分析加蓬发展种植业的有利自然条件。(6分)

40、【答案】
(1)全年高温多雨(4分)
(2)高   马苏库位于河流上游(4分)
(3)4日11时  海洋运输(海运)(6分)
(4)近原料地(森林资源丰富);临近海洋,地理位置优越;地处沿海平原,建港条件好。(6分)
(5)地处低纬,热量充足(或处热带雨林气候区,水热充足);后备耕地资源丰富;地形平坦。(6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从图示位置判断,利伯尔位于赤道附近,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因为气候特点是全年高温多雨。
(2)河流总是从高处流向低处,马苏库位于河流的上游地区,博韦位于河流的中游地区。
(3)从图示经度可知,利伯维尔的经度为10°E左右,则利伯维尔位于东一区,与北京东八区相差7小时,即减7小时,此时利伯维尔的区时是最新或2022(历届)年5月4日11时;加蓬与我国远隔大洋,运输石油需利用海洋运输。
(4)注意审题,是从自然条件分析,该地属于热带雨林,森林资源丰富;人少地多,土地资源丰富;位于沿海平原地区,建港条件好,也有利用工厂的建设;临近海洋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有利于产品的出口。
(5)从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分析,主要从气候、地形、土壤和水源等方面分析,结合材料信息,可知该国加蓬位于赤道附近,纬度低,热量充足,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水热条件好,题干提示“已耕地面积不到全国土地的2%”,说明后备耕地资源丰富,发展种植业提供土地条件,
考点:气候、时间计算、工业区位、农业区位。
【名师点睛】该题以非洲赤道附近的国家加蓬区域图为材料,考查该国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重点考查气候和工农业发展,难度一般。第(1)问根据纬度位置可以判断气候类型;第(2)问,试题很简单,根据河流流向可判断出来;第(3)问是填空题,区时计算和交通运输方式选择也比较容易;第(4)问,工业的区位条件,此问注意审题,是问自然因素;第(5)问,加蓬发展种植业的有利自然条件则需要结合该国的气候、地形来分析。

41、(30分)山东省南部的南四湖,是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等四个相连湖的总称,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种的重工通道,沿湖地区工业以煤炭、电力、造纸为主,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
 材料一   南四湖地理位于示意图(图9)

最新或2022(历届)年广东文科综合高考真题【解析】

 材料二  南四湖及周边地区1982年与最新或2022(历届)年各景观类型面积统计图(图10)

最新或2022(历届)年广东文科综合高考真题【解析】

(1)南四湖湖盆狭长,总休呈               走向。部分入湖河流不定期出现断流现象。主要原因可能是                。(6分)
(2)南四湖及周边地区各景观类型中,1982年面积最大的是                 ;1982-最新或2022(历届)年间,面积增加最多的景观类型是                            。(4分)
(3)分析1982-最新或2022(历届)年南四湖及周边地区沼泽面积大幅度减少的主要人为原因。(6分)
(4)分析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通水后对南四湖地理环境可能带来的有利影响。(6分)
(5)为了满足调水的水质要求。南四湖沿湖地区工业发展应采取哪些措施?(8分) 

41、【答案】
(1)西北-东南  地处季风气候区,河流流量的季节变化大;工农业及生活用水(尤其灌溉用水)量大,导致断流(6分)
(2)湖泊   台田鱼塘(4分)
(3)农业用地增加(开辟为水稻田、台田鱼塘);建设用地增加;修建人工水渠及水库。(6分)
(4)增加水量,扩大湖水面积,调节气候(缩小温差,增加空气湿度);利于保护生物栖息地(生物的多样性)(6分)
(5)调整工业结构,限制造纸等污染企业的规模;大力发展新兴工业;实行清洁生产;改进生产工艺和设备水平;加强工业污水处理技术及循环使用(污水先处理后排放);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加强对沿岸工业生产的监督管理。(8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从图示湖盆的延伸方向判断,南四湖湖盆狭长,总体呈西北-东南走向。部分入湖河流不定期出现断流现象,说明河流的流量不稳定,造成河流的流量不稳定的原因主要与降水季节变化大,工农业、生活用水量大等方面有关。
(2)从南四湖及周边地区1982年与最新或2022(历届)年各景观类型面积统计图可知,1982年面积最大的是湖泊,1982-最新或2022(历届)年间,面积增加最多的景观类型是台田鱼塘,此题难度不大,注意图例的年份信息不要混淆。
(3)从图示各景观类型面积变化,可知其人为活动对沼泽的影响,开辟为水稻田、台田鱼塘,导致沼泽减少,建设用地增加占用一些沼泽地,修建人工水渠及水库也会占用一些沼泽地。
(4)湖泊水量和面积的增多,会对周围地区的气候、生物产生影响,近而对通航条件、养殖及旅游业产生有利影响。
(5)此题注意审题,是工业发展过程中,如何减少对水质的影响,因而是调整工业结构,而不是调整产业结构,再从污水排放、污水处理、法律法规及环保意识提出相关措施。
考点:统计图判读、湖泊的作用、南水北 调、土地利用类型和工业发展。
【名师点睛】该题以山东省南部的南四湖区域图为背景,通过提供该区域的地理位置、工业和景观类型等材料,考查该区域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重点考查了湖泊、土地利用类型和工业发展,综合性强,难度较大。第(1)(2)问,比较简单,读懂图表中信息,就能很快得出答案;第(3)问,注意审题,是问人为原因,同时注意结合南四湖及周边地区1982年与最新或2022(历届)年各景观类型面积变化来回答;第(4)问,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通水后对南四湖地理环境可能带来的有利影响,主要是从湖泊水源补给增加了,水域面积增加带来一系列的变化;第(5)问,南四湖沿湖地区工业发展应采取哪些措施注意是满足水质的前提下,也就说如何在工业发展过程中保护好湖泊水的质量,水不被污染。

 

 

 

 
最新或2022(历届)年高考广东卷文综(历史部分)试题解析(精编版)(解析版)
12.【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材料描述可知因为篆体难写故让胥吏修改,结合所学知识隶书是由小篆演化而来的,故本题选B项。A是该字体形成的背景,C和D都与材料无关,故不选。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汉字的起源演变·隶书学科网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以材料解读的角度考查了古代中国的书法这一知识点,“篆字难成,即令隶人(即胥吏)佐书”是本题解题的题眼,然后运用所学知识作答就相当简单了。书法的书写形式分为篆、隶、草、行、楷五大类书体,这些书体都是根据时代的需要形成和发展的。小篆是秦国的通用文字,大篆的简化字体,其特点是形体匀逼齐整、笔划圆转流畅,字体较籀文容易书写。隶书基本是由篆书演化来的,主要将篆书圆转的笔划改为方折,书写速度更快,在木简上用漆写字很难画出圆转的笔划。行书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可以说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笔势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要求楷书那样端正。草书的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复习中要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落实。
13.【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该朝臣认为皇帝频频越过中书省直接向六部官员下达诏令是乱政,由此可知他是希望用中书省来牵制皇帝的,故该朝臣主张加强相权,故本题选C项。材料体现的是君相矛盾,不是中央和地方矛盾,故A不符合题意;B项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与材料“事不出中书,是为乱政。”不符。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君相矛盾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以君相之争材料的形式考查古代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中国古代的政治体制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体制,主要由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两个部分组成,体现出君相矛盾及中央和地方之间的矛盾,呈现出君主权力不断强化、宰相权力不断消弱和中央权力不断集中、地方权力不断消弱的两大趋势。本题材料从逆向思维角度出发考查要加强宰相权力,故解题时材料是答案的来源,不能一味地从所学知识出发。
14.【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描述的是家庭中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生产现象,结合所学这是中国小农经济的典型生产方式,故本题选A。B项资本主义萌芽的主要表现是雇佣关系,材料没有体现;材料中男女都要耕田织布,未体现男尊女卑,故C项错误;农家的织布属于家庭手工业而不是官营手工业,故D项错误。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生产方式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以材料解读的形式考查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小农经济的含义: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要经营方式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1)经济形态: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2)耕作方式:以铁犁牛耕为主,实行精耕细作;(3)土地制度:以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为主;(4)经营方式: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正确地解读材料和熟练地运用基础知识。
15.【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题干材料我们可知此时的广州政府是体现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结合所学这是中国国民革命时期新三民主义蕴含的政策,故本题选B项。辛亥革命时期建立的是南京临时政府,不是广州政府,故A项不选;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广州政府已经不存在,中国政府是南京国民政府,故C项和D项不选。
【考点定位】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国民革命;20世纪以来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以材料解读的形式考查国民大革命时期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在一次次抗争和失败的艰辛历程中,认识到革命力量在广大群众之中,接受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建议,改组国民党,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1924年国民党一大上孙中山对三民主义做出了适应时代潮流的新解释,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蕴含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成为国民革命的理论指导。本题若能正确地提取材料的有用信息并熟练地掌握基础知识,正确解答并不困难。
16.【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题干时间是1961年,当时我国农村依然处于人民公社状态下,土地所有制没有发生变化,故A错误;农业合作化是1953—1956年开展的,与题干时间不符,B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调整的成效,故C项错误;由题干中的“恢复单干”、“有的地方出现了“父子队”“兄弟队”式家庭作业”可以分析出这则材料可以作为说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起源的例证,故本题选D项。
【考点定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家庭联产承包责任的起源
【名师点睛】本题以材料的形式考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知识点。原有人民公社体制严重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阻碍了农村生产力发展。1978年安徽和四川两省率先自发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充分地调动农民积极性。本题以新材料新视角考查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起源,源于书本又高于书本,故解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的有用信息。
17.【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表格中数字信息我们可以看出中苏之间的贸易不断增加,而此时中美贸易急剧减少,结合所学这应该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敌视孤立中国,我国选择“一边倒”,倒向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造成的。故本题选B。A项错误,因为抗日战争胜利后的1946年中美签订了《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例》,美国商品大量地充斥中国的市场;C项错误,因为改革开放我们应该是向一切国家开放的,不可能只是向苏联开放;D项错误,苏联不是发展中国家。
【考点定位】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边倒”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以表格的形式考查学生对新中国成立初期“一边倒”外交方针的理解和运用。新中国成立之际,世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和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初步形成并走向对峙,在这个背景下我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主要包括: “另起炉灶”:“一边倒”:③“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中苏和中美贸易数据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故备考时要详细准确地掌握基础知识。
18.【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以后凡人民会议的所有决定都应具有法律效力”可以分析出人民会议的所有决定都应具有法律效力,贵族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随意解释习惯法,贵族对法律的垄断的局面被打破,故本题选C。A项错误,因为《十二铜表法》是一部公民法,奴隶不可能参与立法;B项表述不符合史实,当时保留了一部分习惯法;D项说法过于绝对。
【考点定位】古代希腊、罗马·罗马法·《十二铜表法》
【名师点睛】本题以材料解读的形式考查《十二铜表法》这一知识点。《十二铜表法》在贵族垄断立法权,平民与贵族的斗争的背景中确立。内容相当广泛,是以往罗马法的汇编,保留了某些维护贵族特权的不合理法规。它是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限制了贵族的特权,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是罗马法发展史的起点(地位)。本题除了要正确解读材料外更多地要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排除,故要重视基础知识点的全面掌握。
19.【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发现美洲新大陆后在此进行了疯狂地掠夺,给殖民地带来深重的灾难,也加剧了美洲殖民地和欧洲的差距,故“黄金和白银的作用只是使两个大陆之间的距离更加遥远了”。故本题选A项。B项错误,应该是美洲和欧洲;C项错在“阻碍”,应该是黄金和白银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哥伦布是意大利人,在西班牙王室支持下向西航行,发现了新大陆,故D项错误。学科网
【考点定位】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新航路的开辟·发现美洲新大陆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以材料形式考查发现美洲新大陆的影响。15世纪左右西方进行了新航路的探索,其中意大利人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支持下于1492年从欧洲横渡大西洋后发现美洲新大陆。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欧殖民者进行了残酷地掠夺,对殖民者来说,获取了巨大的财富,作为资本原始积累的手段,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对被殖民地来说,造成了学生的灾难;对整个世界来说,加剧了世界各地间的交流和融合,世界逐渐成为一个整体;各地的文明发生接触与碰撞,开始了汇合交融,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本题就是考查美洲新大陆的发现对殖民地带来的后果。备考中对历史事件可以多角度分析评价。
20.【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抗议书》是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反对封建专制的政治纲领,只适应西方的君主制;《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的权力,使议会权力高于国王的权力,只适应于西方的君主制;1787年宪法确立三权分立、分权制衡的原则,只适应于西方的共和制;《人权宣言》是法国大革命期间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成果,揭示了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原则,对西方君主制和共和制都适用,故本题选D。
【考点定位】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民主政治的重要文献·《人权宣言》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以材料限定的形式考查学生对追求民主进程中的几个重要文献的理解与把握情况。《大抗议书》是英国国会与专制主义斗争的最重要的文件,形成于1641年。《大抗议书》实质上是英国革命初期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政治纲领。《权利法案》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重要法律性文件,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理论和法律基础,确立了议会所拥有的权力高于王权的原则,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开始在英国建立。1787年宪法强调加强国家权利,又在权利结构中突出“分权与制衡”的原则,以避免权力过于集中,体现了一定的民主精神。人权宣言》是法国大革命期间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成果,揭示了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原则。本题解题的题眼是“对西方君主制和共和制都适用”,故只有能正确地掌握四个文献的基本内容才能顺利解答,备考中有必要对相似的历史事件进行分析比较。
21.【答案】A
【解析】由“我赋予古老文字以赤色,不再有元老!不再有平民!”可以看出作者对当时的社会秩序充满了憧憬,具有理想主义色彩;由“我在墨水瓶里掀起风暴”可以分析出作者运用了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属于浪漫主义,故本题选A。现代主义主要是反传统的特点;现实主义主要是揭露现实的黑暗和批判社会的罪恶;古典主义的主要特点是师法古人和按照规定原则进行创作;故BCD不符合题意。
【考点定位】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文学的主要成就·浪漫主义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以材料形式考查19世纪以来的文学这一知识点。19世纪以来的文学形式主要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备考中要从背景、特点及代表作品等角度全面把握,并且对不同文学形式进行分析比较。浪漫主义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它是欧洲资产阶级革命高潮年代的产物,在政治上反对封建专制,在艺术上与古典主义相对立,属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一种意识形态。它的主要特点:(1)反对崇尚理性,强调歌颂人的本能感情。(2)反对古典主义文学形式主义的束缚,在创作中采用夸张手法,富于幻想和传奇色彩。19世纪中叶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是力图真实表现现实生活,深入剖析揭示社会矛盾,对现存社会秩序无情揭露和深刻批判,又称“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属于20世纪资本主义文化的一部分。这种文学不主张用作品去再现生活,而是提倡从人的心理感受出发,表现生活对人的压抑和扭曲。在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中,人物往往是变形的,故事往往是荒诞的,主题往往是绝望的。
22.【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1920年苏俄正在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商品贸易,故本题选C。A是新经济政策时期的,B是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时期的,D是斯大林农业集体化时期的。
【考点定位】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调动和运用能力。解题的突破口是时间“1920年”,熟练掌握不同时期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政策、模式解答此题时难度就较低了。建议备考中对苏联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形成专题复习,并且对不同的政策进行分析比较,加深认识。
23.【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黄金兑换标准给了我们这个特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个特权是《布雷顿森林协定》:会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与黄金挂钩,确立了美元等同于黄金的特殊地位。故本题选D。A项主要是美、加、墨之间的贸易,材料没有体现;B项主要是对欧洲的援助计划,材料没有体现;C项主要是自由贸易,材料中没有体现。
【考点定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布雷顿森林协定》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以材料的形式考查《布雷顿森林协定》这一知识点。材料中“黄金兑换标准给了我们这个特权”是解题的题眼。《布雷顿森林协定》体现了双挂钩的内容:一是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二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使美元等同于黄金的特权,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备考中要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记忆。

38.【答案】(1)思潮:人文主义。(2分)背景:中世纪西欧教育长期被教会垄断;中世纪后期资本主义萌芽;文艺复兴运动兴起。(4分)
(2)学派:儒家。(2分)原因:儒学已经发展到理学阶段,更加适应封建统治者的需要;科举考试以儒家经典为主要内容。(4分)
(3)变迁及说明:清政府学习西方进行改革,但仍坚持“中体西用”,1904年学制中儒学地位有所下降,但分量仍很重。(5分)1912年封建帝制被推翻,中华民国成立,倡导民主共和,取消读经讲经课;(4分)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科学和新道德,五四运动反帝爱国,1922年新学制改修身课为公民课。(4分)
【评分说明】第(3)问,要求考生将材料信息与所学知识建立合理联系,并围绕问题进行准确地、逻辑清晰地解读,考生答案如超出要点但言之有理,可在每问总分范围内酌情给分。学科网
【解析】(1)第一问结合材料描述和所学知识直接回答即可。第二问由“中世纪后期,神学在西欧学校教育中的统治地位发生变化”可以分析出中世纪西欧教育长期被教会垄断;由“一些新的学校特别注重对学生德智体美的教育。古典文学和自然科学课程的地位明显提高。”结合所学可以从资本主义萌芽和文艺复兴兴起角度回答。[来源:学科网]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问由“读经讲经课和修身课(讲授伦理道德)只是必修课程中的两门”结合所学可知是儒家。第二问结合所学从宋明理学对儒学的新发展有利于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和儒家经典是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这个角度阐述即可。
(3)由表可知1904年的教育内容“读经讲经课和修身课(讲授伦理道德)只是必修课程中的两门,但份量仍很重。”结合所学可以看出当时中国虽进行改革但坚持“中体西用”;由1912年“取消读经讲经课”结合所学可知这主要是因为1912年封建帝制被推翻,中华民国成立,倡导民主共和;由1915——1922年“修身课改为公民课”结合所学可知这主要是由于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运动推动的。解答本题时一定要注意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之间的合理结合,逻辑分析。
【考点定位】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人文主义;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宋明理学·明清时期受重视的原因;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教育变迁·变迁原因[来源:学科网]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中西方不同时期的教育变迁为核心史料考查思想对教育的影响。材料题是考试中学生最头疼失分最多的题型。实际上解答材料题也是需要讲究技巧的。在解答材料解析题的实际过程中,绝大部分的学生可能会选择先读材料,再读问题,然后再带着问题重读材料,其实这是不可取的。更明智的方法应该是:先阅读材料解析题的设问,后带着问题读材料。这样做使得学生在阅读材料的过程中具备了目的性。在有目的阅读材料的过程中,我们进行的阅读要仔细,要根据设问理解材料。我们必须从提供的材料中尽可能地找出与“问题”相关的关键信息,即“处理材料”的过程。必须学会从材料所反映的内容中寻找解答设问的切入点,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为我们下一步将材料关键信息与教材相联系打下基础。
39.【答案】
(1)状况:经济上,发生了两次工业革命,实现了工业化;建立了以西欧为主导的世界市场。(4分)政治上:建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工人运动兴起。(4分)
(2)原因: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美苏冷战;亚非拉地区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6分)现代化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应该“西方化”,鼓吹“20世纪是美国的世纪”,适应了美国称霸世界的需要。(4分)
(3)原因:中美正式建交;中国改革开放;思想解放。(6分)注意:持借鉴态度,不能照搬,要结合本国的国情,坚持唯物史观。(3分)学科网
【评分说明】考生答案如超出要点但言之有理,可在每问总分范围内酌情给分。
【解析】
(1)第一问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调动和运用知识。关键是抓住时间18、19世纪,结合所学知识此时的西方经济主要是两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实现了工业化(工业革命时间:18 世纪中到19世纪中期,第二次工业革命时间是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政治主要是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美国通过1787年宪法确立、法国通过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德意志帝国通过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和工人运动的兴起(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爆发三大工人运动,工人阶级登山历史舞台)。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关键词“国际背景”,然后结合所学知识从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美苏冷战及亚非拉地区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等角度回答。结合材料“现代化实际上是西方化或者美国化的过程”和20世纪是“美国的世纪”,可以分析出这些理论适应了美国称霸世界的需要。
(3)第一问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调动和运用知识。第一问结合所学知识从20世纪80年代中美已经建交,中国进行改革开放和思想解放等角度回答。第二问从“很多学者根据各国的具体情况,探讨不同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模式”可以分析出进行历史研究时注意的问题是:持借鉴态度,不能照搬,要结合本国的国情,坚持唯物史观。
【考点定位】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工业化实现;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对现代化理论的影响;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中美建交对现代化理论的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对现代化理论的影响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以现代化理论的研究为核心史料来考查中外相关的近现代知识点,本题从时间上、从涉及的地区上来看跨度相当大,对学生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要求极高。材料解析题所给的材料,一般都是平时比较难得接触到的。但是学生在阅读材料找出与设问相关的关键信息后,总是能够捕捉到一些信息联系与学过的知识取得联系。不管材料解析题的材料如何陌生、设问如何新奇,都离不开用教材中的基础内容来解答,完全脱离教材而考查“能力”的材料解析题是没有的。所谓“材料在书外,答案在书内”,即要注意回顾题目与教材中的哪段历史有关。所以本题就是在提取材料信息的基础上充分地调动所学知识。

 

 

 

最新或2022(历届)年高考广东卷文综(政治部分)试题解析(精编版)(解析版)

24.【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股权众筹平台并没有创新公司基本组织形式,公司基本组织形式仍然是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故排除。B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股权众筹平台扶持了大学生创业,但并没有改善产业结构,故排除。C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通过题中股权众筹平台,大学生创业项目与投资公司的资源实现了有效对接,故入选。D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股票投资是高风险投资,投资公司并不会获得稳定的经营效益,故排除。
【考点定位】市场配置资源
【名师点睛】解答本题,可以运用正选法和排除法,正选法,题目信息强调该股权众筹平台能够把大学生创业项目与投资公司实现有效对接;排除法,对于一些绝对性的说法、不符合材料信息的说法,可以逐一排除,股票投资是高风险投资,不可能获得稳定的经营收益;股权众筹平台改善的是大学生就业,而不是产业机构,公司的基本组织形式并不会因为股权众筹平台的建立而改变。
25、【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②③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图示表明法国在收入再分配政策后的基尼系数数值明显低于英国,说明其对贫富差距的调整效果比英国更明显,同时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表明,中国应运用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手段强化再分配功能,故入选。①④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根据题干提供的数值,中国的基尼系数逐年降低,说明近年来中国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小,但仍高于发达国家,题中图示表明发达国家通过市场的分配差距仍然很大,在经过国家的再分配之后,差距明显缩小,说明发达国家也并不是以市场为主导的收入分配机制实现社会公平,故排除。
【考点定位】社会公平的实现
【名师点睛】解答本题,可以运用正选法和排除法,正选法,题干所给数值和图表信息显示,很明显法国对贫富差距的调整效果比英国明显,同时由于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有差距,应该运用相关手段强化再分配功能;排除法,对于一些不符合材料信息的说法,可以逐一排除,根据数值显示,中国的贫富差距并没有越来越大,而是越来越小,题中图示现实发达国家社会公平的实现也要依靠再分配,而不是依赖市场为主导。
26、【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模式扩大了就业规模,但题中模式仅仅是部分地区农村的就业,并没有完善就业机制,故排除。B选项观点错误,题中模式仅仅是经营方式的改变,并没有用公司股份制替代家庭土地承包制,我国农村仍然坚持家庭土地承包制,故排除。C选项观点错误,题中模式是农业先进生产力的体现,但并不是农业先进生产力的标志,故排除。D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模式整合散户,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的经营模式,整合了农业生产要素,降低了经营成本,故入选。
【考点定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名师点睛】解答本题,可以运用正选法和排除法,正选法,题干强调整合散户,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的经营方式,这种模式显然起到了整合农业生产要素,降低经营成本的作用;排除法,对于一些不符合材料信息的说法,可以逐一排除,解决200多名贫困人口的就业问题,显然仅仅扩大了就业规模,并没有完善就业机制,经营方式的改变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家庭土地承包制,题中经营模式体现农业先进生产力,但却不是农业先进生产力的标志,生产工具才是先进生产力的标志。
27、【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A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王某持有的是美元现金,即使使用国内银行的信用卡也是自动将美元折算为人民币结算,而人民币预期持续升值,也就是美元持续贬值,在这种情况下,马上购买电脑显然是不划算的,故应该延期购买,节省部分资金,而且应该用信用卡结算,进一步节省资金,故入选。BC选项观点显然与题意不符,即期购买花费的资金显然要多于延期购买,故排除。D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虽然也是延期购买,但在人民币升值的情况下,如果用美元现金结算,显然没有用信用卡结算,进而转化为人民结算划算,故排除。
【考点定位】汇率
【名师点睛】解答本题,可以运用排除法,对于一些不符合材料信息的说法,可以逐一排除。解答本题,要仅仅抓住“预期人民币持续升值”这个条件,该条件等价于美元持续贬值,在这样一种情况下,由于题中王某持有的是美元现金,再去马上购买电脑,显然是不理性的;但来到这里也仅仅能排除部分选项,确定延期购买之后,用美元现金结算还是用信用卡结算,由于王某持有的美元现金是在美元汇率较高的时候兑换的,所以用国内信用卡结算相对比较划算。
28.【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选项观点错误,我国的外交政策并没有转变,仍然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故排除。B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中国海军帮助外国公民的国际救助行动,体现中国的大国担当和负责任的形象,故入选。C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中国的行为,只是保护我国公民和其他国家公民的生命安全,并不是要参与中东地区和平进程,故排除。D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中国海军帮助撤离外国公民的国际救助行动,是在履行主权国家的国际义务,并不是行使国际权利,故排除。
【考点定位】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名师点睛】解答本题,可以运用正选法和排除法,正选法,题干强调中国政府首次为撤离处于危险区的外国公民采取专门行动,体现中国的大国担当和负责任的形象;排除法,对于一些不符合材料信息、绝对性的说法,可以逐一排除,中国一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并没有发生任何转变,题中信息中国仅仅维护公民的生命安全,并没有参与中东地区和平进程,题中中国政府行为仅仅履行义务,没有行使权利。
29.【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选项观点错误,西藏自治区自治机关的立法,并没有覆盖民族区域自治权的全部内涵,仅仅是部分内容,故排除。B选项观点错误,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权利并不是由西藏自治区自治机关的立法规定的,而是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一国家性质决定的,故排除。C选项观点错误,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各民族一律平等,少数民族并没有特殊地位,故排除。D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西藏自治区自治机关的立法依据宪法规定,对多项全国性法律制定了适合西藏特点的实施办法,协调了少数民族的特殊利益与国家整体利益,故入选。
【考点定位】自治机关的自治权
【名师点睛】解答本题,可以运用正选法和排除法,正选法,题干强调西藏自治区自治机关的立法依据宪法规定,对多项全国性法律制定了适合西藏特点的实施办法,协调少数民族特殊利益与国家整体利益;排除法,对于一些不符合材料信息、绝对性的说法,可以逐一排除,“覆盖全部内涵”、“保障特殊地位”的说法明显错误,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并不是西藏自治区自治机关立法规定的,而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
30.【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②④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特聘委员模式,推进社会治理新格局,政府职能实现转变,从管理角色向服务角色转型,同时拓宽了公民参与民主决策和管理的渠道,故入选。①③选项观点错误,特平委员为群众排忧解难,为政府出谋划策,但并不是代行政府职能,特聘委员模式创新了公民政治参与的方式,但并没有创新社会组织政治参与方式,故排除。
【考点定位】政府职能转变、民主决策、民主管理
【名师点睛】解答本题,可以运用正选法和排除法,正选法,题干强调推进社会治理新格局,特聘委员为群众排忧解难,有助于政府从管理角色向服务角色转型,同时拓宽了公民参与民主决策和管理的渠道;排除法,对于一些不符合材料信息、绝对性的说法,可以逐一排除,“代行政府职能”、“创新社会组织政治参与的方式”的说法明显错误,政府职能只能政府履行,特聘委员是公民政治参与,而不是社会组织。
31.【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选项观点错误,经济政治决定文化,自然环境对文化产生重要影响,但并不决定文化,故排除。B选项观点错误,中华文化内部存在差异,但并不存在冲突,故排除。C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同一事物方言的不同,折射出地域文化的差异,故入选。D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事例强调南北文化的差异,并没有涉及洗澡文化随着时间的发展而发展,故排除。
【考点定位】中华文化的区域性
【名师点睛】解答本题,可以运用正选法和排除法,正选法,题干强调南北地域文化在同一件事上有巨大差异,体现地域文化的差异;排除法,对于一些不符合材料信息、绝对性的说法,可以逐一排除,“自然环境决定文化特性”、“中华文化内部存在冲突”的说法明显错误,题中强调南北文化的差异,并没有强调洗浴文化随时间的发展而发展。
32.【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①③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通过比较传统戏曲、古典诗词、书法,得出共性的结论,说明发展中的传统文化有一定的共性和规律,题中强调体现一脉相承的气质,说明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故入选。②④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观点是通过比较传统戏曲、古典诗词、书法,得出共性的结论,并没有涉及纵向上不同时代的共同要求,同时本题通过比较,找出传统文化的共性,而不是强调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故排除。
【考点定位】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
【名师点睛】解答本题,可以运用正选法和排除法,正选法,题干强调传统戏曲、古典诗词、书法都注重文化的精神传承,不但说明发展中的传统文化传承有一定的共性和规律,同时也说明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精神具有内在稳定性;排除法,对于一些不符合材料信息,可以逐一排除,“传统文化形式的创新”、“对待传统文化应坚持批判继承,古为今用”,材料中显然没有相应的信息。
33.【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②③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接受不能改变的,尊重客观规律,改变我能改变的,发挥主观能动性,给我智慧,让我分辨什么是能改变的,什么是不能改变的,哲学可以为生活提供指导,故入选。①④选项观点错误,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社会意识并不具有直接现实性,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而不是意识的产物,故排除。
【考点定位】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哲学的作用
【名师点睛】解答本题,可以运用正选法和排除法,正选法,题干强调接受不能改变的,尊重客观规律,改变我能改变的,发挥主观能动性,给我智慧,让我分辨什么是能改变的,什么是不能改变的,哲学可以为生活提供指导;排除法,对于一些绝对性的说法,可以逐一排除,“社会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世界是人的主观意识的产物”的说法明显错误,可排除。
34.【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①③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水的形态改变的事例,说明物质的具体形态是多样的,认识是无限的,同时说明人为事物的联系是通过实践活动形成的,故入选。②④选项观点错误,质变并不是由事物的内部结构变化引起,其他方面变化也可能引起质变,新事物并不等于以新形式出现的事物,新事物有远大发展前景,以新形式出现的事物,并不一定有远大发展前景,故排除。
【考点定位】认识的无限性、联系的客观性
【名师点睛】解答本题,可以运用正选法和排除法,正选法,题干强调通过研究表明常温下水的一种全新存在方式,说明物质的具体形态是多样的,认识是无限的,同时说明人为事物的联系是通过实践活动形成的;排除法,对于一些不符合材料信息、绝对性的说法,可以逐一排除,“以新形式出现的事物,有远大发展前景”,说法明显错误,“质变是由事物的内部结构变化引起的”,材料中显然是由于外部存在受限空间而发生内部结构的改变。
35.【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漫画揭示的主旨并不是否认事物的客观性,而是强调不同的主体站在不同的角度,得出的认识不同,故排除。B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漫画仅仅是立场不同,价值判断不同,并没有做出价值选择,故排除。C选项观点错误,着眼于全局,有助于帮助我们获得真理性的认识,但着眼于全局的认识并不等价于真理性认识,故排除。D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漫画就是强调主体认识方法的不同导致认识的结果产生差异,故入选。
【考点定位】认识的反复性
【名师点睛】解答本题,可以运用正选法和排除法,正选法,题干漫画中不同的认识主体,有采取近距离调查研究的,有远观的,说明不同的主体认识方法不同得出的认识结果有差异;排除法,对于一些不符合材料信息、绝对性的说法,可以逐一排除,“着眼于全局的认识就是真理性认识”,说法明显错误,“否认事物的客观性,就不能全面看问题”、“立场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不同”,材料中显然没有否认事物的客观性,也没有做出价值选择。

36、【答案】(1)企业经营的直接目的;利润/盈利/营利/赚钱(2分)
A点选择专业化
条件:规模小/资源少/有限(2分)
原因:战略/市场定位准确/规避风险(2分)
      提高创新能力(管理/技术/组织)(2分)
      形成竞争优势(产品/质量/技术)(2分)
      树立形象和信誉创建品牌  (2分)
B点选择多元化
条件:有实力/有动力/盈利能力强(2分)
原因:优化产业结构/分散风险(2分)
      扩大竞争优势(产品/质量/技术)(2分)
      保持形象和信誉(2分)
      扩大产品/市场/规模  (2分)
      (走出去/2个市场)
(2)1.矛盾的同一性与矛盾的斗争性关系的原理/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2.矛盾的普遍性(共性)与矛盾的特殊性(个性)关系的原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关系的原理/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坚持两点论反对一点论,坚持重点论反对均衡论。
4.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关系的原理/事物的性质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
上述4点,每点总分各为3分,其中,原理2分,联系材料1分。
【解析】
试题分析:[来源:学§科§网]
(1)本题第一问较为简单,属于常识性的题目,企业经营的目的就是为了盈利。本题第二问,属于开放型的探究式题目,两种选择都可以,只要言之有理即可。这其中,选择专业化经营战略的理由相对容易组织答案,可以从企业经营的资金、管理、技术、品牌、自主创新能力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而如果选择多元化经营战略的理由,要求有较高的经济理论素养和较为宽广的思维空间、较为丰富的现代经济语言,如实施多元化经营,有利于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为过剩资本寻找增值途径;依托原有品牌和市场认识度,为新的经营占有市场;规避单一经营利润空间减少所带来的市场风险,从而提高市场竞争力。
(2)本题知识限定明确,题目类型体现类,问题指向阐释该企业的发展历程所蕴含的矛盾观。解读材料,企业专业化经营与多元化经营发展是对立统一的矛盾双方,二者既有同一性又有斗争性;企业在不同的发展时期采取的经营战略不同,创业之初走专业化经营,企业步入成熟期,走上多元化经营,但每个时期都是以地产为核心,体现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企业步入成熟期之后,仍以地产为核心,同时向其他领域扩展,体现主次矛盾的辩证统一;企业是一个以地产为核心竞争力的综合性企业集团,体现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统一。
【考点定位】企业经营的直接目的、企业的经营与发展、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主次矛盾的关系、矛盾的主次方面关系
【名师点睛】本题第一问,属于开放型的题目,选择哪一种,只要言之有理都可,但越是这种题目进门容易出门难,想拿高分不容易,所以学生在选择哪一种的时候要慎重,一定要注意把握扬长避短的原则,自己擅长哪一部分理论表述,就选择哪一块,而不是扬短避长,相比较而言,大部分学生对于专业化经营的原因在知识储备上还是比较从容的,而如果选择多元化经营,其语言与教材相距较远,与现实生活的经济术语较为接近,学生不容易总结概括。本题第二问,哲学的题目分为两个层面,有的矛盾观点较为明显,容易得出,有的点容易混淆用错甚至是遗漏,像矛盾的对立统一、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只要稍加解读材料信息,很容易得出;而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很容易解读为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而矛盾的主次方面关系,更是非常隐蔽,考生不容易,而且平时训练中学生很少会碰到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和矛盾主次方面关系在同一个材料中出现,高考的强度压力下,学生更是不敢赌这一把。
37、【答案】(1)(共4分)
1.认识世界/意识活动 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2分)
2.改造世界/意识具有能动性,对物质有能动的反映,有能动的反作用(2分)
(2)(共12分)
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2分)
2.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领导地位(2分)
3.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法治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分)借鉴国外法治的有益经验(2分)
4.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遵循法治文化建设规律(2分);让人民群众广泛参与,享有健康丰富的法治文化生活。(2分)
(3)1.厘清政府权力边界/建设有限政府/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3分)
2.加强政府权力监督/建设责任政府/完善政府纠错问责机制。(3分)
3.规范政府权力运行/推进依法行政(3分)
4.提升行政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公务员的法律思维能力和依法行政能力。(3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知识限定明确,意识的能动作用,题目类型体现类。党的会议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体现意识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意识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实施这一方略,必须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建设和发展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体现意识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
(2)本题知识限定明确,社会主义文化的相关知识,题目类型措施类,问题指向我国法治文化建设应具有的“中国特色”。针对材料中我国法治文化建设是为了实施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所以应具有的中国特色首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其次,坚持党的领导,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领导地位;再次,就文化自身而言,我国法治文化建设,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法治文化,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3)本题知识限定不明确,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题目类型措施类,问题指向政府如何约束好自己的权力。解读设问,本题虽然知识不明确,但政治生活的题目,行为主体确定,知识运用基本就确定了,政府措施类的题目,基本上向政府职能、政府依法行政上考虑,且设问要求政府约束好自己的权力,还要向政府权力的监督方向上考虑。具体来讲,政府在职能上约束好自己的权力,就要厘清政府权力边界、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在依法行政上,要规范政府权力运行,推进依法行政;在政府权力监督上,要加强政府监督,完善问责机制;同时针对材料中“官本位”思想严重、“法律只管群众”的现象,要提升行政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
【考点定位】意识的能动作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政府职能转变、加强政府权力监督、依法行政
【名师点睛】本题第一问,看似很简单,意识的作用,第一层,只要和意识相关的具体观点,必然有意识的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但本问第二层,却十分不容易得出,实施方略,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建设和发展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则体现意识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本题第二问,文化生活知识限定范围较大的题目,向来不好作答,且所给材料信息没有很好的指向性,考生只能根据材料的部分信息,然后整合教材相关知识,从材料中只能得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进而推演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领导地位,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法治文化,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则纯粹是凭空对教材知识的概括总结;本题第三问,较为简单,政治生活的题目,行为主体确定之后,政府措施类的题目,知识点的运用基本就确定了,然后针对设问和材料做出一些具体语言上的调整即可。

 


 

 

参考答案(地理部分)
I卷
一、 选择题
1.C                    2.D                3.A                   4.D
5.B                    6.B                7.C                   8.B
9.C                   10.C               11.A                 
II卷
40.答案
(1)全年高温多雨
(2)高   图示河流由马苏库流向博韦
(3)4日11时   海洋运输
(4)森林资源丰富;土地面积广阔;临近海洋,气候较凉爽,工人便于工作;地形平坦,利用建厂。
(5)全年高温,复种指数高;水热资源充足,利用农作物生长;地形平坦,便于耕作;土层深厚;灌溉水源充足。
41.答案
(1)西北-东南向  降水较少;沿岸用水量大
(2)湖泊   台田鱼塘
(3)利用沼泽,种植水稻;发展台田鱼塘;修建水库;建筑用地占用沼泽
(4)南四湖水量增加,湖面增加,使周围地区气候湿润;改善局部地区的气候;利于水生生物的生长,增加生物的多样性;水量增加,利于通航;利于发展养殖业及旅游业。
(5)禁止沿湖地区发展污水排放量较大工业的发展;加强工业污水处理技术及循环使用;加强对沿岸工业发展监督检查,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定;提高工人的环保意识。

 

 

 

参考答案(历史部分)
12.B                    13.C                      14.A                   15.B
16.D                    17.B                      18.C                   19.A
20.D                    21.A                      22.C                   23.D
24.D

38.答案
(1)人文主义;
背景:政治:中世纪宗教神学占统治地位;经济:资本主义萌芽;思想:人们追求世俗人生乐趣;文化:意大利保留了较多地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2)儒家。宋明时期理学有了新发展,“存天理、灭人欲”,有利于维护封建的专制统治。朱熹做《四书章句集成》,成为科举考试的教科书。
(3)变迁:近代教育的发展。思想解放,民权意识觉醒。教学课程的设置中传统经学地位逐渐下降并取消,改为能体现民群意识的公民课。
39.答案
(1)经济:两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实现工业化。
     政治:近代民主政治确立并逐渐完善。
(2)二战后,美苏争霸,形成两极格局;现代化实际上是西方化或者美国化的过程;美国企图称霸全球。
(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改革开放,开始探索中国的现代化建设道路。
需要注意理论必须要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从实际出发,不能照搬别国模式。

 

最新或2022(历届)年广东文科综合高考真题【解析】



最新或2022(历届)年广东文科综合高考真题【解析】



最新或2022(历届)年广东文科综合高考真题【解析】



最新或2022(历届)年广东文科综合高考真题【解析】



最新或2022(历届)年广东文科综合高考真题【解析】



最新或2022(历届)年广东文科综合高考真题【解析】



最新或2022(历届)年广东文科综合高考真题【解析】



最新或2022(历届)年广东文科综合高考真题【解析】



最新或2022(历届)年广东文科综合高考真题【解析】



最新或2022(历届)年广东文科综合高考真题【解析】


12
【猜你喜欢】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