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或2022(历届)江门市事业单位工资上调,公务员涨工资消息 【最新或2022(历届)】

时间:01-12编辑:佚名 工资相关

【23xiu.com-爱上秀-教育信息门户网】

5月中旬全文发布时,《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并不像今天那样引人瞩目。一个半月后,当诸多媒体再度在显著位置对其进行节点性报道时才终于引爆舆论,作为生效日期的7月1日,几乎被一致解读为改革破冰的起始之时。

  然而短短几日,局势就出现戏剧性变化,人社部的辟谣把解读定格为误读。这同时也意味着,被寄予厚望的条例充其量只是个谜面。辟谣并没能让事件变清晰,反而愈发混沌,谜底都被孤注一掷地押在被称作“实施细则”的文件上。更重要的是,谁也不知道谜底什么时候可以揭晓,无异于宣判改革被无限期延后。

  留下的另一个疑问是,当谜底揭晓时,会不会证实全社会的期望都太高了呢?

  八年前试点

  改革遮遮掩掩 文件发布姗姗来迟

  广东对事业单位改革其实不陌生。八年前中央决定试点改革事业单位体制时,广东就与山西、浙江、上海、重庆同被选定为首批试点,其后针对分类、养老保险等逐项进行探索。但试点结果,就连专家也感叹“摸不透情况”。

  在新快报的调查范围内,涉及试点的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无一例外拒绝了采访请求,于是获知基本事实都变得异常困难。不仅如此,就连事业单位及所属人员数量官方也不愿发布。迄今为止最新的权威数据停顿在两年前,全省事业单位人员超过200万人。

  可供查询的有限报道中,有媒体把八年来的成果尝试总结为“未遂改革”,所描述的一些事业单位做法类似于“空转”。这与新快报了解到的情况趋同。虽然大体实现合同制,但广州高校在参保方面步调不一,有高校购买了名义奇怪的“事业保险”(实际包括养老和失业两项),有的仅在教师工资中扣除了养老保险而单位未缴费,还有的完全没参保。与此同时,教师依然享受公费医疗,退休金也按惯例支付。

  从官方文件的发布时间也可推知试点的艰涩。2008年国家连续出台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方案》和《关于事业单位分类试点的意见》,确定仅在事业单位中的公益类试行养老保险并轨。但在广东,被定位为养老保险改革前置条件的事业单位分类,迟至2010年,才以省委、省政府发布《广东省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意见》的方式全面发动,计划用两年时间完成。

  专家点评

  中山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申曙光:“这就不是主动改革,是被逼出来的。不能怪地方不作为,改革的前提条件全国都不具备,缺乏顶层设计的情况下,地方可能无所适从。当时国家层面对改革的方向并不明确,试点内容也被拆解得失于零散。事业单位改革必须综合推进、配套同步,而不是一部分一部分来。试点更像是投石问路,出现停滞并不意外。”

  事业编们担忧

  养老金或降至50% 不少老师想提前退休

  在等待具体措施的日子里,各地各单位都按兵未动。这显然不能化解事业编们的担忧乃至恐慌,养老保险当之无愧是最大焦点。

  任教于深圳一所职业高中的王侠(化名)刚刚完成了对养老保险的扫盲,教材是最近流传于网络的一段视频《养老金就当丢了吧》。他算了笔账,以月入一万元计,参保意味着每月要“损失”超过1000元。其中养老保险有硬杠杠,必须在同一城市缴费达到15年,否则退休后无法按月领取养老金。按“教材”的计算,如果要想“赚回”工作时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用,需要活到87岁,高出当前国人平均寿命13年。

  “能不能不缴啊!我宁愿不要养老金!”王侠的语气近乎哀号。

  广州某高校教师孙铸(化名)虽然可能每月少拿不到五百,同样反应激烈:“太不划算了,(养老金)才那么点!除非涨工资并且能弥补回来,否则还是维持现状的好。”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社保专业人士分析,养老金数额增减与否并非这部分人关注的核心,他们更多关心的是,以怎样的代价得到这份钱。的确,依孙铸的逻辑,从“白拿”到“掏钱换来”的待遇,这个转变他难以接受。

  也不是所有人都这么想。一位曾在广州某高校长期担任领导职务的教授告诉新快报,四五十岁的教师普遍有更强烈的危机感。机关事业单位退休金可达在职工资的80%-90%,而改革后很可能降至50%。此外,即使现在就开始参保,依然有很多人到退休时都达不到缴费年限。考虑到往次改革“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惯例,他们正属于让政府感到十分棘手的“中人”。

  相当数量的教师因此蠢蠢欲动,考虑是否应该提前退休。普通教职工退休年龄为男55岁、女50岁,教授则分别放宽至60岁和55岁,不过部分单位内部规定,工龄满30年者可申请提前5年退休。“如果能在新政实施前退休,一来能保住较高的退休金,二来还有可能到企业创造另一个事业上升期,”该教授不无感慨,“可怕的是,这个年龄段的老师往往有较高职称,正好是高校的中坚力量。”

  专家点评

  申曙光:“这是意料之中的。收入本就不及企业,愿意进入体制内的多半看上稳定性和待遇均衡。如果连这些吸引力都不存在了,未来什么样的人愿意当老师?学术氛围和科研教学水平更是无从谈起。”

  并轨还有多远

  分类必须定位明确 配套应该要同步

  条例从5月中旬出台到7月1日施行,始终未有衔接办法发布,令“正式施行”徒有虚名。当然,从此前试点历程和一直延续的事业单位改革讨论来看,设计一份令人人满意的方案几乎不可能,那么,一部只有大方向、缺乏操作性的法规能有多大价值?

  “非驴非马、不清不楚”,申曙光直言“不看好这种改革的结果”。他认为,这部法规跟破局是两回事。

  “国家层面尚未明确事业单位和企业究竟有什么区别。”在新快报接触范围内,申曙光是唯一一位反对条例所述“合同制”受访者,称改革是必须的,但一刀切的合同制、考核等元素,有把不适合产业化的行业推向市场的隐患。

  按广东的分类,事业单位包括行政类、公益类和经营服务类三种,据此采取或撤并整合、或维持不变、或转企改制的不同对策。其中公益类又细分三小类,高校和医院因兼有公益和市场特征被划入公益二类,接受财政差额拨款。

“分类首先就有问题,这些单位到底该不该赚钱?政府必须定位明确,否则只是把涉及100个人的问题缩减到80个人,问题依然在。”申曙光认为,高校和公立医院就应该强调纯粹的公益性,同时保障岗位和待遇的相对稳定以吸引人才。不需要担心财政养不起,政府完全可以只管少数重要的,其他的放开社会资本准入。

  按照这样的设想,事业单位的分类需要更精细,可以市场化的统统交给市场,必须保留的单位员工向公务员看齐,即取消“事业单位”概念。保留的单位等到机关改革的时候一并解决。

  定位明确后,改革也必须保证配套同步。这当中又涉及诸多技术细节,比如“中人”若涉及养老险补缴,确定什么样的补缴标准才合理?钱谁来出?申曙光的观点是,根据工龄长短划分若干档,给予不同比例的补缴。

  此外,在全国社保基金保值增值表现整体不佳的情况下,贸然让规模庞大的事业单位人员进入社保体系,或许可能摊薄人均待遇,造成新的不公平。不过这不是无解的问题,申曙光认为,关键取决于政府愿意出多少钱。

12
【猜你喜欢】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