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走出消息写作的误区

时间:01-24编辑:佚名 公文写作

【23xiu.com-爱上秀-教育信息门户网】

 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是消息结构的五大件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 、结果是消息内容的五要素 。这些常识学生会背得滚瓜烂熟 ,但动笔时却难达到消息的效果。主要是将消息混同于普通的记叙文,弄不清其与后者 的界限。

  一、标题界限不清消息报道的对象是“事”

  记叙文既可写“人”,又可记 “事”。所以,不能用记叙文 的拟题方法给消息拟标题。消息 的主标题既要表明报道的中心事件 ,还要反映出事件 的特征 。不能像记叙文那样用“人”拟题 ,也不能虽以“事”拟题 而无特征。


  在一次习作训练中,报道同一次交通事故就出现了三种标题:《一个被摔死的汽车司机》《记一次交通事故》《司机贪杯 车毁人亡》。很明显:第一种成了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的标题;第二种虽以事为题 ,但无特征;第三种才符合消息的拟题。

  二、导语与记叙开头界限不清

  消息的导语是简要地报道事件 ,有如媒体的“一句话新闻”,主体是事件的全面展开 ,这两部 分各有相对的独立性 所 以 ,消息的“五要 素”是缺一不可的 。例如 ,1949年 4月22日,毛泽东为新华社撰写的消息《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导语:“新华社长江前线 22日22时电 人 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从 1000余华里 的战线 上 ,冲破 敌阵 ,横渡长江 。西起九江(不舍),东至江阴 ,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此导语虽只一两句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俱全且很具体。

 记叙文也有“六要素”,但那是对全文而言,在文章开头并不要全面具体。如:“我们决定要爬一座3O里高的瑶山。”(《老山界》),“动身访美之前,一位旧时同窗写来一封航空信,再三托付我为他带几颗枣核。”(《枣核》)这两例都是开头段 的记叙文字。前例只出现了人 物 (我们 )、事 因(决定爬 山)、地点 (瑶山);后例只出现了时间(访美之前 )、人物(同窗和我)、事因(托付我带枣核)。从这两例至少可以看 出记叙文开头与消息导语 的不 同之处:一是开头段要素可以不全;二是某些要素可以不具体,如“访美之前”这一时间要素,不必像消息那样要具体到何年何月何日何时。

  三、叙述的人称角度界限不清

  消息对客观性 、明确性要求很高,要考虑涉及的读者范围,宜选用局外第三人称来写。报道 内容 中的人 、单位 、行政 区,一般不用“我”“我们”等代词 ,而应直接使用其名称。如:不能像记叙文那样,写成“我校”“我单位”或“我们乡”“我们县”等。

  写消息 ,更不 能将作者 自己写进去 。记叙文不但可以用第一人称,还可以把作者 自己写进文中。有名同学在报道一次亲眼所见的交通事故时 ,将 自己写了进去 :“星期天,我去县新华书店买书,一年轻人骑着一辆自行车迎面飞来 ,撞断了我身边一位老奶奶的腿,竟然骑车逃走。”这段文字 ,按记叙文是完全可以的,但按消息报道不可能被采用,必须将文中的“我”去掉 ,直接报道事实 :“×月 ×日,×县街道一年轻人骑着飞车,将一位老太太撞倒后竟然逃走。”由这段文字的改动可以看出:消息与记叙文写作的人称角度不同。

  综上所述 ,消息的写作始终是站在读者(听众)的角度 ,以准确及时地 报道事实为 目的,这是与记叙文不同的根本所在

12
【猜你喜欢】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