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最新或2022(历届)甘肃省十三五规划纲要内容全文

时间:12-22编辑:佚名 公文写作

【23xiu.com-爱上秀-教育信息门户网】

的全过程科技创新融资模式,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持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空间,加快张掖全国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等平台建设。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权,赋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人财物支配权、技术路线决策权。加强新型智库建设。创新培养、用好和吸引人才机制,营造激励创新的公平竞争环境。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

  (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坚持工业化信息化融合发展,实施工业强基工程,强化质量强省意识,瞄准国内外同行业标杆推进技术改造,全面提高产品技术、工艺装备、质量效益、能效环保、安全生产等水平,推动石油化工、精细化工、新型煤化工、有色冶金、高端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推动实施“互联网+制造”行动,加快互联网技术在企业生产、销售、管理全过程的综合集成应用。围绕重点产业的核心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开展技术攻关和示范应用,提高传统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开展质量品牌提升行动,提高产品质量信誉、品牌附加值和企业软实力。重塑原材料工业竞争新优势,加快由基础原材料大省向材料加工大省转变。

  (三)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把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公共安全、生物医药、信息技术等作为新兴产业的主导产业来打造,实施优势产业链培育行动,开发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建设以河西走廊为重点的千万千瓦级风光电基地,加快电力外送,扩大就地消纳,推动河西走廊新能源基地发展。大力发展新材料,培育新材料产业化示范基地。聚焦先进轨道交通装备、通用航空、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公共安全产品和应急装备、核产业等新兴领域,加快产业化步伐,推进民用核产业园区建设,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新进展。推动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转变,发展智能化产品,实现智能制造新突破。加快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兰州国家级生物产业基地建设,发展现代中藏药、生物制药和高性能医疗器械,做大做强陇药产业。拓展网络经济空间,壮大信息技术产业,促进信息技术向市场、设计、生产等环节渗透,加快产业组织、商业模式、供应链、物流链创新。提升各类园区产业承接、孵化、培育能力,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四)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顺应第三产业快速发展新态势,着力扩大居民消费,大力发展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现代金融、信息消费、保健养生等产业,促进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引导消费朝着智能、绿色、健康、安全方向转变,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和高品质转变,培育新的消费业态,以扩大服务消费为重点带动消费结构升级。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快物流集散中心建设,促进流通信息化、标准化、集约化。高起点挖掘谋划整合旅游资源,增强优势品牌国际影响力,打造全球华人寻根祭祖圣地,建设大景区、名城名镇和少数民族特色城镇,优化旅游环境,强化基础设施和旅游业配套功能,完善体制机制,建设旅游强省。健全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兰州区域性金融中心。提升重点领域信息化水平,开展网络提速降费行动,发展新兴信息产业,促进信息消费。大力发展特色保健养生产业,推进医养融合,建设全国综合养老示范基地。

  (五)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围绕保供给、保安全、保生态、保增收,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发挥其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引领作用。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加快具有国家地理保护标志的农产品开发,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耕地红线,全面划定永久基本农田,推进农田水利、土地整治、中低产田改造。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提高粮食产能。突出区域特色,明确发展定位,优化布局结构,完善基础设施,加快形成农业生产经营的基本格局。加快国家级与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旱作农业示范区、农垦国有农场、特色产业种植基地建设,示范引领全省现代农业发展。大力发展粮食生产、草食畜牧业、优质林果、设施蔬菜、中药材、现代制种、酿酒原料等优势产业,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地域特色鲜明的绿色生态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建立农业农村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健全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科技创新推广体系、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保障体系,推进农业标准化、信息化和机械化。加强农产品流通设施和市场建设,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

  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支撑保障能力

  抢抓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支持西部地区改善基础设施条件的机遇,科学布局、统筹规划,实施重大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工程,加快交通、信息、水利、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内通外畅、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和综合网络体系,支撑和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一)完善交通路网。交通是我省短板和瓶颈所在,也是优先发展领域。实施“6873”交通突破行动,统筹规划建设公路、铁路、航空、管网、邮路等配套支撑的交通运输网络。强化国省高速公路、干线铁路等骨干路网建设,加快省际出口通道联接,推进省内一般干线公路联网加密,加强地级行政中心和县级节点、重要交通枢纽、物流节点城市和重要旅游景区道路联通。加快推进兰州城际快速路网和区域路网建设,提升中部地区通达能力;以构建东西千里大通道、南北横向高速通道和打通断头路为重点,强化与周边省区区际联通。拓展省内通达国内、国际及地区航线网络,加快通用机场建设。推进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增强重要节点城市交通支撑保障能力和水平。

  (二)畅通信息高速公路。实施网络强省战略,加快构建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推进“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工业互联网发展,争取国家在我省布局设立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规划建设“云计算”数据中心。优化骨干网络架构,增强网络容量和传输能力,创建“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和信息惠民试点城市,组织实施“宽带乡村”和中小城市基础网络完善工程。推动电信、广播电视和互联网融合发展。加强基础测绘,完善地理信息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加强信息安全建设。

  (三)强化水利基础设施。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着力实施“6363”水利保障行动,加快以引洮二期、白龙江引水、引黄济临和中部生态移民扶贫开发供水工程为重点的骨干水利工程建设,构建区域协调的水资源配置体系、保障有力的区域供水体系、安全可靠的农村供水体系、增产增效的农田水利体系、防控有效的防洪减灾体系、人水和谐的水生态保护体系,基本实现供水安全、防洪安全、水生态安全。推进水源工程、供水排水、污水处理、中水回用等一体化建设运行。开展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和产权制度改革,探索水利工程股权出让、委托运营、整合改制等建设运营模式。推进水权水价改革。明确工程所有权和使用权,落实管护主体,促进水利工程良性运行。

  六、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统筹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

  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协调是我省长期存在的突出问题。必须拓展区域发展空间,推进区域协同、城乡一体发展,培育壮大若干重点经济区,提升城市带动力,开辟农村广阔发展空间,增强发展的整体性。

  (一)推进区域联动协调发展。按照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载的要求,创新区域合作体制机制,构建中部、河西走廊、陇东南三大经济区协调发展新格局。推动中部经济区率先突破发展,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城市功能,强化兰州在全省的辐射、带动和支撑作用。围绕打造特色鲜明、功能齐全、服务配套、环境优良的现代化新区,加快兰州新区发展,努力打造支撑全省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推动河西走廊经济区组团联盟发展,立足资源禀赋和区位条件,整合要素资源、强化协作互补,提升交通枢纽和经济通道功能,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培育支柱产业集群,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推动陇东南经济区整合协同发展,加快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加强资源开发,优化区域产业布局,建设西部重要的装备制造基地、能源化工基地、有色金属资源开发加工基地、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历史文化生态旅游区。用好国家支持政策,加大对资源枯竭、产业衰退、生态严重退化等困难地区的支持力度。

  (二)促进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发展。深入实施中央推进藏区经济社会发展长治久安的意见和藏区“十三五”发展规划、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和国家支持临夏州加快小康社会建设若干意见,进一步落实我省支持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发展的意见。以建设“两个共同”示范区、生态文明示范区为目标,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为重点,加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支持力度,完善交通、水利、电力、信息和城镇基础设施,加强生态保护和生态工程建设,实施游牧民定居提升改造和林区村民住房改造,开展生态补偿试点;稳步壮大以清真食品、畜牧业为主的民族特色优势产业,建设面向中西亚、东南亚的清真食品和民族用品生产加工基地,促进自然景观旅游和民俗文化旅游发展,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加快发展民族教育,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学水平,提高就业、医疗、住房、养老等民生保障水平。以建设国家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国家重点红色旅游区、现代旱作农业示范区、黄土高原生态文明示范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试点区为重点,着力改善革命老区群众吃住行等生产生活条件,加快以交通、水利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以流域治理、退耕还林等为主的生态建设,加快发展石化、煤炭等资源产业和特色优势农业,提升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就业和社会保障水平,实现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三)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坚持以人为核心,以提高城镇化质量为关键,以造福百姓和富裕农民为目的,以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为保障,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和谐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遵循经济规律优化城镇布局,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工、协同发展。提高区域中心城市发展水平,加快培育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增强城镇集聚产业功能,促进农业转移人口更好融入城镇。发展特色县域经济,在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培植壮大地方财源、加大地方转移支付方面给予倾斜和支持。加强城市公共交通、市政设施、地下管网建设,提升城镇综合承载和服务能力。推进绿色城市、智慧城市、海绵城市和森林城市建设。坚持产城融合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和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新兴产业、发展服务业、促进就业创业有机结合。稳妥推进县改市、乡改镇工作。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并与城镇居民有同等权利和义务。实施居住证制度,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建立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同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机制。加大城镇棚户区改造力度,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四)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健全农村基础设施投入长效机制。统筹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把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和接纳农业转移人口较多的城镇,推进城镇公共资源向农村延伸,建立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互联互通、共建共享机制。健全城乡规划,确保落地实施。协调推进城镇化制度改革,全面深化社会保障制度、公共服务等领域改革,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加大传统村落民居和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保护力度,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七、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推动文化繁荣发展

  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以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为平台,按照建设“一带三区十三板块”的总体布局,坚持保护“祖业”、推动事业、发展产业并举,加快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业,建设文化强省。

  (一)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加快文化改革发展。坚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党员干部、教育人民群众,用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诚信建设。加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创建活动。普及科学知识,倡导全民阅读。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健全社会舆情引导机制,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传播正能量。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打造一批新型主流媒体。扶持优秀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加强人才培养。

  (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性保护和传承创新,实施一批历史重大人文古迹再现工程。加强甘肃历史文化的活化宣传和价值挖掘。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健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发展,提高城乡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和服务水平,引导文化资源向城乡基层倾斜,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加强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创新,推动可持续发展。

  (三)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统筹全省文化资源和各类生产要素,加快以黄河文化为核心的兰州都市圈文化产业区、敦煌文化为核心的河西走廊文化生态区、始祖文化为核心的陇东南文化历史区建设。以重大文化项目和工程为支撑,加强文化资源优势转换,提升文化原创力和品牌影响力。加快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网络文化等文化产业发展,积极培育创意设计、动漫游戏等新文化业态,实施文化数字化服务工程,扩大和引导文化消费。支持鼓励省内骨干文化企业发展壮大,促进小微文化企业发展。坚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依托丰富的历史、人文、民族、自然等资源,大力发展古色、绿色、红色、特色等彩色旅游业,加快培育自驾、低空、户外、徒步等新型旅游业态。发展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培育体育运动市场。推广全民健身,增强人民体质。

  八、构筑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促进绿色富省绿色惠民

  我省作为全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必须以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和循环经济示范区为平台,以实施重大生态建设工程为抓手,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一)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发挥主体功能区作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基础制度的作用,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有度有序利用自然,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严格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界限,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根据区域功能定位,合理划定市州和县区城镇、农业、生态三类空间比例。推动重点开发区提高产业和人口聚集度。重点生态功能区实行产业准入负面清单。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统筹各类空间性规划,推进“多规合一”,完善空间规划体系。以市县级行政区为单元,建立由空间规划、用途管制、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差异化绩效考核等构成的空间治理体系。

  (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以基地、园区、产业链等为载体,加快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推动建立循环型工业、农业、服务业体系。全面推行绿色制造,支持清洁生产,推进有色、钢铁、石化等传统产业绿色改造。提高非化石能源比重,发展以新能源为主的清洁能源。加强储能和智能电网建设,发展分布式能源,推行节能低碳电力调度。主动控制碳排放,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考核制度,推进重点领域节能减排行动,继续削减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实施循环发展引领计划,推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化,大力发展再制造产业,促进资源循环利用。推进交通运输低碳发展,推广绿色建筑和建材。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和再生资源回收的衔接,推进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

  (三)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坚持节约优先,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强化约束性指标管理,实行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实施全民节能行动计划,提高节能、节水、节地、节材、节矿标准。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以水定产、以水定城,编制节水规划,实施雨洪资源利用等工程,建设节水型社会。坚持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降低工业用地比例,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和工矿废弃地复垦,严格控制农村集体用地规模。开展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创建活动。培养公民环境意识,倡导合理消费,管住公款消费,形成勤俭节约的社会风尚。

  (四)加强环境保护与治理。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形成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推进多污染物综合防治和环境治理,实行联防联控和流域共治,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计划。实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实现城镇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全覆盖和稳定运行。坚持城乡环境治理并重,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改革环境治理基础制度,开展生态资产评估核算和生态补偿试点,建立覆盖所有固定污染源的企业排放许可制,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严格环保执法,落实环保信息公开制度,开展环保督查巡视,维护生态环境安全。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保护森林、河湖、湿地、草原、冰川,加强荒漠化和水土流失治理,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实施分区域综合治理,推进重大生态工程建设,强化江河源头和水源涵养区生态保护,加快实施祁连山、两江一水、渭河源、董志塬、关山等重点区域生态综合治理。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继续实施三北防护林、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全面禁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推进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加大退牧还草力度。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加强各类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积极争取建设国家公园。加强水土保持和梯田建设。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国有林场和国有林区改革。

  九、全面深化改革,释放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深化改革是优化资源配置、增强发展活力的必然选择。紧紧围绕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策部署,着力破解制约我省改革发展稳定的瓶颈问题,加快推进制度创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健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制度体系,破除一切不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为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一)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厘清政府市场边界,依法高效履行职责,着力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完善实施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推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提高政府效能,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推进政务公开,加强绩效管理,强化行政问责,提高政府执行力。稳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完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健全内部治理结构和经营管理机制。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引进各类战略投资者,推进股权多元化。健全国有资本合理流动机制,改组组建一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推动国有资本布局战略性调整,向关键领域和行业、向前瞻性战略性产业集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

  (三)深化农业农村改革。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完善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引导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体系建设,依法推进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构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政策体系。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等权能。加快农村金融制度创新,建立政策性农业信贷保险体系,完善农业保险制度,提升金融服务农业农村能力。深化农业科技体制、农田水利建设管理体制改革。

  (四)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统一市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现代财政制度。建立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完善政府预算体系,实施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规范政府举债融资体制,有效防范债务风险。创新财政资金使用方式。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加大对贫困地区转移支付力度。进一步调整完善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建立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按照国家要求做好各项税收制度的配套改革。健全优先使用创新产品、绿色产品的政府采购政策。

  (五)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加快金融市场开放,引进全国性金融机构和外资金融机构,发展民营银行、保险公司、村镇银行等多种类型金融机构,健全金融服务组织体系。加快发展地方金融业。充分利用国家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区域性资本市场,培育各类投资基金、产业基金和合作发展基金,提升直接融资能力。深化地方金融机构改革,提高竞争力和服务能力。发展普惠金融,引导金融机构下沉服务重心、创新金融产品,提高服务“三农”、服务基层、服务中小微企业的能力。加强金融监管,防止发生区域性金融风险。

  (六)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建立公平竞争保障机制,打破地域分割和行业垄断。深化市场配置要素改革,促进人才、资金、科研成果等在城乡、企业、高校、科研机构间有序流动。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增加有效投资,发挥投资对增长的关键作用。积极推动电价形成机制改革,增强我省能源就地消纳能力。深化公共资源交易体制改革,加快公共资源交易诚信体系建设。依法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权益,限制政府对企业经营决策的干预,优化企业发展环境。激发企业家精神。废除对非公有制经济各种不合理规定,全面消除各种隐性壁垒,鼓励民营企业依法进入更多领域,引入非国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促进非公经济加快发展。

  十、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

  抓住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机遇,加快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建设,完善对外开放区域布局,丰富对外开放内涵,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开放促发展,为转型升级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间。

  (一)深入落实“一带一路”战略。加快推进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的全面开放新格局,着力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深入实施“13685”战略,构建以兰州新区为重点的向西开放经济战略平台,以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和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为重点的文化交流合作战略平台,以中国兰州投资贸易洽谈会为重点的经济贸易合作战略平台。建立面向六大国际经济走廊为重点的对外交流合作窗口。进一步提升兰白、平庆、天水、定西、金武、张掖、酒嘉、敦煌等重要节点城市的支撑能力。重点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经贸交流和产业对接合作、人文交流合作、生态安全屏障、金融创新支持等工程。围绕形成纵深梯次开发开放空间格局,加快“走出去”和“引进来”步伐,充分挖掘和利用国际友好城市资源,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和国家经济技术交流和产业合作;加强与中西亚国家的对接合作,建设连通中原、东部沿海向西开放的生产加工贸易基地;积极推动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历史文化和多民族文化交汇融合发展,提升我省对接中西亚、联接南亚、衔接东亚的重要对外经济走廊战略地位,努力将甘肃打造成国家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和次区域合作战略基地。

  (二)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加快对外贸易优化升级,完善对外贸易布局,创新外贸发展方式,加强营销和售后服务网络建设,提高传统优势产业竞争力,壮大装备制造等新的出口主导产业。发挥出口对增长的促进作用,增强对外投资和扩大出口结合度,培育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对外经济新优势。实施优进优出战略,积极有效引进境外资金和先进技术,支持企业扩大对外投资,建设一批大宗商品境外生产基地和资源保障基地,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积极推进沿边开放。以兰州新区以及国家级开发区等为重点加强经济合作,加快企业出城入园和产业集聚,积极承接东中部产业转移。以“兰洽会”为重点深化经贸合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升“兰洽会”质量和水平。以敦煌为重点,依托重要节会和平台,促进文化交流和文化产业发展。加快推进兰州、嘉峪关、敦煌三大国际空港和兰州、武威、天水三大陆港建设,推进铁陆航多式联运,打造空港物流园区和陆路货物集散中心。完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建立便利跨境电子商务等新型贸易方式的体制,促进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公平竞争,建立健全对外投资促进政策和服务体系。

  十一、保障改善民生,着力增进人民福祉

  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方向,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实现全省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一)提高教育质量。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1234
【猜你喜欢】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