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xiu.com-爱上秀-教育信息门户网】
秋冬时节,喜欢在黄昏之前散步,用脚一寸一寸地度量城市的变迁。那嵌在高楼广宇之间的渐渐散去的晚霞,像写意的中国画,让我匆忙跳动的,略显坚硬的心脏慢慢地柔软起来。这时,在某个街道的转角处,我会看见一个穿着深蓝色棉袄的中年男人,站在一个圆筒的烤炉前,把手抄在袖管里憨憨地对着行人微笑。晚风送来一阵阵诱人的烤地瓜的香气,氤氲着,充满了城市的温情。
于是,我忍不住地想,时光不停地流转,世事沧桑,为什么唯独烤地瓜这种最寻常的民间小吃没有被麦当劳和肯德基们替代?甚至连制作和贩卖方式都一并地保留下来?那铁筒改制的烤炉,那称量重量的杆秤,那小贩们身着的或是黑色或是蓝色的棉袄,乃至于小贩们从烤炉里取出地瓜时又揉又捏的动作,都和三十年前一模一样!这一切,连同那憨憨的笑已经成了招牌动作,经典得不能再经典,让人远远望去,吸一吸鼻子,就会感到熟稔和亲切。读中学的时候,如果中午没带饭盒,我就会跑到最近的街角,买上两根烤地瓜跑回教室。烤地瓜在手,却并不急着吃,而是拿它当手炉先玩上那么一会儿,然后才一点一点地剥去烤得焦得流油的外皮,慢条斯理地享用。
那个年代,孩子们常吃的还有另外一种小食品——爆玉米花。这两种食品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香气特别诱人,好像不用吃到肚里,光是闻着就能解馋似的。而我喜欢吃爆玉米花,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喜欢听爆米花机发出的“嗵”一声炸响。如果碰巧离得很近,一例是要冲进那爆出的一团白气之中,蹦跳一番,欢笑一通的,就像体验到了仙人们腾云驾雾的快感似的。然而,这种爆玉米花的镜头已经永远被封存在少年时期的记忆里了。街上,再没有南方人推着装爆米花机走街串巷的身影,再也听不到那拉长的叫卖声:崩爆米花了——,也没有端着装老玉米的小铝盆,从小巷里冲出的小孩子快乐的脚步声……爆米花也已经完全改变了模样,娇小秀气,变换着颜色和口味,盛在标注着西式快餐店商标的纸袋里。这一度,让我十分地惆怅!
所幸的是,烤地瓜还在,是以民间名牌小食品的身份固执地存在,并且还保持着自己一贯的风格和作派。这让我的心不由自主地欢喜,好像它是一把打开记忆的钥匙,只要闻到它的香味,那扇通往年少时光的大门就“吱呀”一
声洞开,所有的往事逐一回放,温暖而又鲜明。
存留在记忆指缝间的,纵使是沙,也弥足珍贵!它牵扯的不是什么大喜大悲,也没有什么特别值得纪念的意义,但是生命却因此变得丰饶,变得厚重,闪耀着暖暖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