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xiu.com-爱上秀-教育信息门户网】
最新或2022(历届)年1月11日,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最新或2022(历届)年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公布最新最新或2022(历届)年中国大学排行榜700强、最新或2022(历届)年中国两岸四地大学排行榜和最新或2022(历届)年中国大学国际化水平排行榜等榜单。其中,北京大学连续9年夺得中国大学排行榜冠军,清华大学第二,复旦大学第三,武汉大学第四,浙江大学第五;吉林大学珠海学院、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和四川大学锦江学院列最新或2022(历届)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前三甲;武昌首义学院、文华学院和山东英才学院居最新或2022(历届)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前三强。报告显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台湾大学荣膺最新或2022(历届)年中国七星级大学,跻身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中国顶尖大学前列。
最新或2022(历届)年中国大学世界排行榜50强
名次  | 学校名称  | 所在地区  | 最新或2022(历届)年年世界排名  | 最新或2022(历届)年排名情况  | |||
平均位次  | 次数  | 全国排名  | 星级排名  | 办学层次  | |||
1  | 北京大学  | 北京  | 41  | 3  | 1  | 7星级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 
2  | 清华大学  | 北京  | 44  | 3  | 2  | 7星级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 
3  | 香港大学  | 香港  | 46  | 3  | -  | 7星级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 
4  | 香港科技大学  | 香港  | 76  | 3  | -  | 6星级  | 中国顶尖大学  | 
5  | 香港中文大学  | 香港  | 103  | 3  | -  | 7星级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 
6  | 复旦大学  | 上海  | 116  | 3  | 3  | 6星级  | 中国顶尖大学  | 
7  | 台湾大学  | 台湾  | 122  | 3  | -  | 7星级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 
8  | 香港城市大学  | 香港  | 148  | 3  | -  | 4星级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8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安徽  | 148  | 3  | 12  | 6星级  | 中国顶尖大学  | 
10  | 浙江大学  | 浙江  | 156  | 3  | 5  | 6星级  | 中国顶尖大学  | 
11  |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  | 169  | 3  | 7  | 6星级  | 中国顶尖大学  | 
12  | 香港理工大学  | 香港  | 178  | 3  | -  | 4星级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3  | 南京大学  | 江苏  | 187  | 3  | 8  | 6星级  | 中国顶尖大学  | 
14  | 台湾清华大学  | 台湾  | 236  | 3  | -  | 6星级  | 中国顶尖大学  | 
15  | 中山大学  | 广东  | 285  | 3  | 10  | 5星级  | 中国一流大学  | 
16  | 台湾交通大学  | 台湾  | 306  | 3  | -  | 6星级  | 中国顶尖大学  | 
17  | 武汉大学  | 湖北  | 308  | 3  | 4  | 6星级  | 中国顶尖大学  | 
18  | 台湾成功大学  | 台湾  | 341  | 3  | -  | 6星级  | 中国顶尖大学  | 
19  | 厦门大学  | 福建  | 359  | 3  | 23  | 5星级  | 中国一流大学  | 
20  | 北京师范大学  | 北京  | 264  | 2  | 15  | 5星级  | 中国一流大学  | 
21  | 台湾科技大学  | 台湾  | 281  | 2  | -  | 4星级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22  | 南开大学  | 天津  | 288  | 2  | 16  | 5星级  | 中国一流大学  | 
23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黑龙江  | 305  | 2  | 21  | 5星级  | 中国一流大学  | 
24  | 香港浸会大学  | 香港  | 316  | 2  | -  | 3星级  | 中国知名大学  | 
25  | 西安交通大学  | 陕西  | 334  | 2  | 17  | 5星级  | 中国一流大学  | 
26  | 同济大学  | 上海  | 340  | 2  | 19  | 5星级  | 中国一流大学  | 
27  | 华中科技大学  | 湖北  | 353  | 2  | 13  | 5星级  | 中国一流大学  | 
28  | 台湾阳明大学  | 台湾  | 370  | 2  | -  | 4星级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29  | 吉林大学  | 吉林  | 399  | 2  | 11  | 5星级  | 中国一流大学  | 
30  | 东南大学  | 江苏  | 410  | 2  | 24  | 5星级  | 中国一流大学  | 
31  | 台湾中央大学  | 台湾  | 412  | 2  | -  | 5星级  | 中国一流大学  | 
32  | 华东理工大学  | 上海  | 436  | 2  | 48  | 4星级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33  | 北京理工大学  | 北京  | 439  | 2  | 30  | 5星级  | 中国一流大学  | 
33  | 天津大学  | 天津  | 439  | 2  | 20  | 5星级  | 中国一流大学  | 
35  | 四川大学  | 四川  | 468  | 2  | 14  | 5星级  | 中国一流大学  | 
36  | 山东大学  | 山东  | 272  | 1  | 21  | 5星级  | 中国一流大学  | 
37  | 大连理工大学  | 辽宁  | 375  | 1  | 29  | 5星级  | 中国一流大学  | 
38  | 台湾师范大学  | 台湾  | 376  | 1  | -  | 4星级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39  | 台湾中山大学  | 台湾  | 379  | 1  | -  | 4星级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40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北京  | 381  | 1  | 25  | 5星级  | 中国一流大学  | 
41  | 中国农业大学  | 北京  | 381  | 1  | 32  | 5星级  | 中国一流大学  | 
42  | 华南理工大学  | 广东  | 395  | 1  | 31  | 4星级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43  | 澳门大学  | 澳门  | 401  | 1  | -  | 5星级  | 中国一流大学  | 
43  | 台湾中国医药大学  | 台湾  | 401  | 1  | -  | 3星级  | 中国知名大学  | 
45  | 华东师范大学  | 上海  | 407  | 1  | 28  | 5星级  | 中国一流大学  | 
46  | 上海大学  | 上海  | 411  | 1  | 75  | 3星级  | 中国知名大学  | 
47  | 台北医学大学  | 台湾  | 421  | 1  | -  | 3星级  | 中国知名大学  | 
48  | 中南大学  | 湖南  | 440  | 1  | 18  | 5星级  | 中国一流大学  | 
49  | 中国人民大学  | 北京  | 441  | 1  | 6  | 6星级  | 中国顶尖大学  | 
50  | 兰州大学  | 甘肃  | 447  | 1  | 36  | 4星级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51  | 台湾长庚大学  | 台湾  | 461  | 1  | -  | 5星级  | 中国一流大学  | 
52  | 江南大学  | 江苏  | 491  | 1  | 99  | 3星级  | 中国知名大学  | 
53  | 中国地质大学  | 湖北  | 494  | 1  | 39  | 5星级  | 中国一流大学  | 
北京大学最受国际排名认可,雄居最新或2022(历届)年中国大学世界排行榜榜首
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增刊(THEs)、英国QS和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News)世界大学排行榜是世界范围内最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的世界三大大学排行榜。艾瑞深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综合大学排行榜创始人、中南大学蔡言厚教授指出,统计显示,我国两岸四地共有北京大学等50多所高校跻身最新或2022(历届)年世界三大大学排行榜500强;其中,仅有19所高校全部跻身世界500强,大陆高校有10所,香港高校有5所,台湾高校有4所。另外,北京师范大学等16所高校入选其中2个排行榜,山东大学等18所高校入选其中1个排行榜。
报告显示,在最新公布最新或2022(历届)年QS、泰晤士报和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等世界三大大学排行榜500强中,北京大学最受国际排名认可,分列第42位、41位和41位,平均位次为41名,在中国两岸四地高校中的世界排名最高,雄居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最新或2022(历届)年中国大学世界排行榜榜首;清华大学居第二,平均位次为44名;香港大学46位,列第三;北大、清华和港大是中国两岸四地世界大学排名位次最高的三所大学,是中国最受国际排名认可、最具国际竞争力的大学。香港科技大学77名,列第四;香港中文大学103名,居第五;复旦大学116名,列第六;台湾大学122名,居第七;香港城市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48名,并列第八; 浙江大学156名,居第十。
其中,位居最新或2022(历届)年中国大学世界排行榜(大陆)前10强的高校依次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位居最新或2022(历届)年中国香港大学世界排行榜前列的高校依次是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浸会大学。位居最新或2022(历届)年中国台湾大学世界排行榜前10强的高校依次是台湾大学、台湾清华大学、台湾交通大学、台湾成功大学、台湾科技大学、台湾阳明大学、台湾中央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台湾中山大学、台湾中国医药大学。澳门大学是唯一跻身世界大学排行榜500强的澳门地区高校。
大陆高校国际排名逐年上升,中国特色世界大学排行榜亟待创造
艾瑞深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综合大学排行榜创始人、中南大学蔡言厚教授指出,在最具影响力的THEs、QS和U.S.News最新或2022(历届)年世界三大大学排行榜中,那些以人文社会科学见长、对国家安全等作出突出贡献的非英语母语国家的大学很难上榜,比如中国人民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等,而以理工科见长的高水平大学则更容易上榜但排名并不理想,这显然与中国世界最大经济体、世界最大高等教育体的地位明显不符。
在创建“双一流”大学和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必须抛弃照搬发达国家大学评价模式的教条做法,努力创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一流大学及其评价指标体系,既立足当代又继承传统,既立足本国又学习外国,大力推进大学评价思想创新、指标体系创新和评价方法创新,更加科学地推出能客观衡量高校的人才贡献、科技贡献、社会贡献和国际贡献的世界大学排行榜,即注重质量、校友、特色、影响的世界大学排行榜,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世界大学排名指标体系,彰显世界大学评价中的“中国元素”,展现百年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高等教育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中国大学集团在世界大学集团中的应有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