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xiu.com-爱上秀-教育信息门户网】
昔日,我们的前人以他们内心的豪迈与独特的见解,挥笔洒墨,创造出那一篇篇激昂大度令我们无比惊叹的传世佳作。而随着时间流逝至今,虽然时过境迁,但却作为与先人一脉相承的我们,却相当一部分人已经很难再作出能有前人内涵与水平相比较的文章,相反却更愿意追求华丽的词藻、细腻而虚假的情感,更喜欢在自己的笔下无病呻吟,哀怨痛苦,借此来表述自己内心的那点天地。但他们却忘记了,即便最美丽的辞藻,也难以替代我们内心真挚情感流露所需的平淡,即便最令人悲伤的虚假哀怨,也难以弥补我们内心深处伤感表述所需的真实。
回望我们那拥有五千年沉淀与精髓的文化长河,细数在这数千年中的文化名人,又有哪个不是以自己内心真实情感为基础进行创作的呢?纵观秦汉魏晋南北朝中,有“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的李斯让我们敬佩,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曹操让我叹服,有“贵得肆志。纵心无悔”的嵇康让我们明白了什么才是文人;横遍隋唐宋元与明清里,有“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的李白让我们崇拜,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苏轼让我们惊叹,有“唤取红襟翠袖,莫教泪洒英雄”的纳兰性德让我们清楚什么才称雅士。。。。。。这些人都在他们的年代堪称名士大家,其笔下的文章亦是然而,他们哪个又是依靠那些哭哭啼啼,悲伤哀怨的虚伪而立足于当世,留名于千古的呢?如果有谁敢莽然称有,我想那不是很可笑么。
而在如今,在一本《幻城》便能落下万千青年泪,一本《梦里花落知多少》便可伤透万千青年心的今天,我们似乎已经习惯了用华美的词藻,细腻的情感来贯穿全文,习惯了那股阴柔的气息在笔尖徘徊,甚至爱上了那些无中生有的小忧伤,小悲情。以至于悲悲戚戚,风花雪月,小桥流水的文章成为我们的至爱,而我们前人的阳刚则在无形之中被抹杀,被遗弃。
有人说是社会让我们这群孩子失去了古人所拥有的宝贵的阳刚与真实,也有人认为是我们的生活处世经验不够,对快乐生活的积累不多,甚至还有人断言我们这一代注定成为伪文化的奴徒。。。。。。总之,众说纷纭,看起来个个手上都握有万丈的真理,让我们不得不赞同。但我并不完全赞同他们的见解,在我看来:无论外界的压力有多大,但笔下的结果最终还是取决于执笔的我们的想法,我们的内心。难道不是么?若我们能够对文学怀有一种真诚与喜爱,对创作怀有一种激情与遐想,那么,我想即便社会再怎么残忍压迫,即便我们处世生活经验,对快乐的积累再怎么不够,即便伪文化如狂风暴雨般向我们侵袭,你也会轻轻关上你那扇心窗,任凭外界的摧残与压迫波涛如何汹涌地拍打,而独自在快乐而真实的文海中徜徉。假若真能如此,我相信那么即使被这个社会所抛弃,我们也不会为自己当初的选择而感到任何的后悔与悲伤,相反,我们会为自己笔下的那份贞洁而倍感荣幸。
伪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社会赋予的结果。就我而言,我是非常认可这个看法的。在社会一系列事件与制度有意无意的连环的错误引导之下,原本本应循着前人足迹前进并加以创新的我们,却走向了偏离的轨道,成为牺牲。本应奋斗爬上创新与阳刚的山顶的我们,却不幸地坠入了伪文化的深渊之中。被伪文化渗透的人的笔下,满是虚伪与浮华,令人倍感厌恶,而渗透的病毒并不会停留,而会扩散全身,并且最终致为社会所遗弃。
如果有那么个机会让我对社会说上一句话,我一定会对它大喊:停止吧!这一切的创作,本应属于我们的自由,我们不需要无聊的浮华,我们不需要令人厌恶的虚伪,我们不要满是毒疮的伪文化,我们需要属于我们自己的那份真实,那份阳刚!毕竟,真实,才是创作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