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xiu.com-爱上秀-教育信息门户网】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天津南开大学文学院的一堂写作课上,徐江老师给在座的一年级新生列出了一组法国高中作文会考题目:《我是谁》、《“给予的目的在于获得”是否是一切交流的原则》、《能否将自由视为一种拒绝的权利》、《我们对现实的认识是否受科学知识的局限》、《试分析休谟———“结伴”是人类最强烈的愿望》、《“孤独”可能是最使人痛苦的惩罚》。
台下的学生们有点儿发傻。这组法国高中会考的作文题让他们耳目一新。
一位学生说,经过寒窗12年的训练,自以为见过命题作文无数,可是当我审视这几道题,才发现那些我们烂熟于胸的题目是多么简陋浅薄。2002级本科生丁颖磊说:“这样的作文题,洋溢着灵性与人文关怀,直指人类的灵魂世界。”
11月18日下午,一场“话题作文反思研讨会”在南开大学文学院举行。与会的主角就是那些今年刚刚通过高考升入大学的大一新生。
刚经历过高考的同学们,对作文题还是记忆犹新。2001年的高考作文是一青年携带7样东西上船,由于超重必须舍弃一种,在健康、财富、智慧、美貌……中,青年最终抛掉了“诚信”。2002年的高考作文是说一个人在攀登雪山过程中救了一个昏迷的陌生人,后来两人相互扶持着走出雪山,以“心灵的选择”为题作文。
一位姓徐的同学说,作文“心灵的选择”出题者无非是让你不要自私,要为他人着想,你可以搬出感人泪下的句子,你可以悲愤激昂地呼吁,也可以不动声色地劝导,但终究不能摆脱这个框子。在这个意义上,应试者实际没有自主权,不能有个人观点。而比较来说,法国高中会考的作文题则显得抽象概括,哲学意味和思辨性很强,能引发你个人的思考。
天津海河中学的特级教师邢永庆介绍,近些年来,高考语文作文在命题方面也经过多次改革。最初是命题作文,它最大的不公平之处在于,题目被猜到的可能性较大。后来是材料作文,依据材料自由选择角度。这类作文使学生发挥的余地更大,但它的弊病在于,阅卷人的个人因素会过多影响分数高低,导致评判标准难以掌握,容易形成事实上的不平等。
邢老师说,近几年的高考改成话题作文,应该说这是一种比较好的题型,既有材料又有话题,题目显得更灵活,但目前这类题目暴露出来的一个缺点是,出题人的主观导向和道德指向性太强。
正如很多同学所说,写作文首先要考虑的不是真情实感,而是跟阅卷老师打心理战。学生刘璐说,在我们的中学里,语文教师都会“谆谆告诫”学生,要揣摩出题人的心理、出题人对题目的理解及定位,说得严重一些,这是一种思维叛变,是对自我个性的背离与抹杀。
参加过两次高考作文阅卷的南大中文系李润霞老师,说到一件对她震动很大的事情。
在评阅今年的高考作文时,有一个考生在作文卷的答题纸上只写了六个字:“没意思,不写了!”那个大大的感叹号,经常会出现在李老师的眼前。她非常同情这个用前途来对自己不喜欢的作文题目进行反抗的同学。李老师坦言,在评阅作文的时候,她接触到最多的就是“三无作文”,无情之文,无心之文,无才之文,如果能偶尔读到一篇好文章,就会觉得一天没有白过。
担任了四届“新概念”作文大赛评委的南大中文系系主任乔以钢教授说,尽管“新概念”已经不再和高考挂钩,学生的热情还是一年比一年高涨,就是因为他们平时的写作都必须“规规矩矩”,难得能写他们真正想说的话。
学生马畅说:“作文就像是采矿,老师把题目这座矿挖得深,学生就会在矿中开采出煤、石油、天然气、石英、云母或钻石等多种多样的矿藏;如果学生只能在一点点小坑中开采,大概就只能采到沙土或者石块了。”
还有学生说“作文的题目应该像是一座桥梁,为出题者和应试者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双方在题目所规定的范围内可以展开平等对话,没有单一的道德指向性和规定性。”“你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只要有合理的解释,能自圆其说。观点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判断文章高下的标准是论据是否充实、论证逻辑是否缜密。”这是同学们向往的作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