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者是月_1000字

时间:07-01编辑:佚名 高三作文

【23xiu.com-爱上秀-教育信息门户网】

智者乐水,因为智者是月。“日月之行,若出其中”。“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但空江、月明千里”,月色皎洁,入水则化,大化无痕是至圣至洁的化境。李白唤月影为友,苏轼摄月魄入魂,现代张爱玲则摹月色至神……月是中国文人的悠悠魂魄。

东坡的一生是颠沛流离浮萍飘泊的一生,好在“客路相随月有情”。东坡的月很缠绵,“归来踏人影,云细月娟娟”;东坡的月很羞涩,“新月生魄迹未安,才破五六渐盘桓”;东坡的月很善解人意,“樽空我归去,山月照君醒”;东坡的月很风趣,“世间那有千寻竹,月落庭空影许长”;东坡的月也很慷慨,“满江风月不论钱”;东坡的月也有苏轼的大才,“才名谁似广文寒,月斧云斤琢肺肝”……甚至于东坡的月也很脆弱,“玉川狂直古遗民,救月裁诗语最真”,一个“救”字,把月的人性化推向极致。总而言之,月是苏轼的“挚友”、东坡的“故人”,“寄谢西湖旧风月,故应时许梦中游”。

“八月十五夜,月色随处好”。苏轼对中秋月体味之深之切之心旌摇曳,古今独筹。如果说端午节是屈原的,那么中秋节就非东坡莫属;如果说端午的粽子是淳朴古人奉给三闾大夫的盛宴,那么中秋的婵娟则是亘古上苍赐予东方宙斯的“欧罗巴”。 ,

“明月多情来照户”。苏轼独倚栏干,玲珑望月,“看微月转光风”。在“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的意境中,较之李白的对面相思不知谁的遗憾与孤独,东坡幸运多了,因为他还有一位至情至性胼胝相依的好兄弟苏辙苏子由。每逢中秋月夜,东坡的胸中更涌起一股股思念兄弟的激流。虽然“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但“明年各相望,俯仰今古情”。

苏轼危矗一根傲骨,立身朝堂,独立的政见和鲜明的个性,使他同时构罪于针锋相对的新旧两派政治势力。保守派与改革派“逐鹿朝堂”,此起彼伏轮流得势,对大才子苏轼都是先拉拢后排斥,因此苏轼三仕三已,苏辙也累受牵连,但绝无睚眦。友兄悌弟的贬所往往远隔千里,但苦于没有现代化交通工具和通讯设施,只能“望月怀远”权充“无线电”。“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兄弟俩虽然“奈何阻重深”,但灵犀相通,诗文唱和,尤其苏轼在密、徐两地,苏辙在齐州时,《水调歌头·中秋》、《中秋月寄子由三首》、《和子由中秋见月》等诗篇把中秋月色和兄弟情深挥发得淋漓尽致,“悠哉四子心,共此千里明。明月不解老,良辰难合并。回顾坐上人,聚散如流萍。尝闻此宵月,万里同阴晴。”

愁肠千转,思通万里,且跨越时空,令千载低徊。“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中秋》)最为脍炙人口。此词一出,中国人的中秋便再也走不出“明月几时有”的“天问”,走不出东坡缠绵惋恻之思虑、空灵清籍之意境,走不出苏轼的失意,走不出苏轼的豁达。“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掘之不竭的精神宝藏。 ,

可以说,天才苏轼丰富了中秋月色,中秋月色成就了天才苏轼。中秋月色中有苏轼传之久远历久弥新的眷眷亲情,有苏轼凝视于宇宙人生的终极关怀,有苏轼旷达超脱的胸襟,有苏轼独步古今的旷世之才,更有苏轼“一片冰心在玉壶”的馨骨与情操。

12
【猜你喜欢】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