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填高考志愿,你还会选择所学的专业吗?

时间:11-25编辑:佚名 高考志愿

【23xiu.com-爱上秀-教育信息门户网】

1

准确来说,我在上大学时填的不是高考志愿,而是保送志愿。记得当时北大的表格上有五六行空格,但我只写了一个专业:新闻与传播。

我高中在省理科实验班,就是高一把高中所有理科课程都学完然后专心搞奥赛的那种。我是因为数学奥赛获得保送资格的,但是在选择大学专业时不仅没考虑数学,也抛弃了其他所有理工科专业。

理由?和历史的进程息息相关。我选择专业的2003年,发生了好几件重要的事情:SARS、孙志刚事件、南都案。在这些事件中,新闻媒体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既有英雄式的角色,又染上了悲情色彩。这样的故事对一个青春期的少年来说,格外动人,令人热血沸腾——走出与世隔绝的实验室,拿起笔来,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以更直接的方式推动社会进步吧。

如果我不是2003年年底填写那份表格,而是1993年、最新或2022(历届)年填写的,我的选择还会是新闻传播吗?很难说。我们人生中的重大选择,都不止是单纯的内心活动而已,它们都是在具体的时刻、具体的环境中作出的,许多外在因素都在共同影响我们的选择。

如果我是在最新或2022(历届)年-最新或2022(历届)年选择专业,我可能也会选择新闻传播,但理由会很不一样。这一年的时代背景,不再是记者的悲情英雄故事,而是信息传播的乱象。无论是在美国、欧洲还是中国,假新闻、阴谋论、垃圾信息都在社交媒体平台上泛滥,知乎也是重灾区。

我相信,今年选择新闻传播专业的新生中,一定有人希望通过学习、研究和实践,来解决这个全球性的问题,提升我们的信息质量。

2

上面一部分说的是:怎样填志愿?时代在召唤。

的确,这不仅仅是你的人生路径选择,也关乎你将在这个社会上扮演怎样的角色,将为这个社会做些什么。

当然,召唤我们的,不仅有历史的进程,还有内心的声音。我们喜欢什么,想做什么?那些专业名字背后的实际内容,是否跟我们喜欢的、想做的事情一致?

可惜的是,很多人在选择专业时,既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也不知道各个专业是学什么的。美国人喜欢说的一个短语是“informed decision”,也就是充分了解情况之后再做决定。但是我们选专业时往往做的是“uninformed decision”。

具体到我学的新闻传播专业,这个专业是学什么的呢?在这个媒体环境剧烈变动的年代,这个专业还能成立吗?

在我看来,这个专业培养的是对信息的获取、分析和表达的能力。新闻学院的合格毕业生,应该能比其他学生在更短的时间内获取更多更全面的信息,应该能更好地判断信息的真伪和价值,应该能更快地作出批判性的分析,应该能更好地通过文字及其他各种方式表达自己。这些能力既可以用于记者职业(采访、整理、写作),也可以用于其他许多职业。

要想知道自己对这个专业是否感兴趣,可以问问自己:你在意“信息”这种东西吗?当然,每个人在意的方式可能不同,有人可能是天生具备信息搜集和整理的癖好,有人可能是在意真实、客观、自由流动的信息对社会的作用(如我一样),有人则对追求信息传播的效果特别感兴趣(可以从事广告、公关等行业)。

另一个可以问自己的问题是:你相信沟通、交流、传播的作用吗?这个学科认为:传播是人类一切活动的中心,你是否乐意接受这种将传播置于中心位置的世界观?

其实,我一直相信:如果说传播是人类一切活动的中心,那么学习传播学可以让我们成为更好的人。我们会以更好的方式接收更优质的信息,我们会更高效地处理信息,我们会更恰当地表达信息,我们会更好地与他人、与社会进行沟通和互动。

3

不过,如果真能回到高三,我可能并不会选择新闻为主要专业,而是会选择哲学,辅修新闻和计算机。

我觉得,大学的主专业不妨“务虚”,在象牙塔里理应多思考一些终极问题,多做一些形而上的探索,多追问世界和人生的本质。而更具实用性的专业,不妨通过辅修的方式完成,或是在研究生阶段完成。当然,这只是现阶段我的个人看法而已。

其实最理想的状态,是不要在大学入学前选专业。以大部分高中生和家长对大学专业的了解,经常导致的是uninformed decision,糟糕的选择,令人后悔的选择。

国内少数学校已经在做这样的改革,实行“大类招生”,虽然还不是100%的不分专业,但这样的方向是对的。

你呢?

重填高考志愿,你还会选择所学的专业吗?

12
【猜你喜欢】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