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之外_2000字

时间:05-22编辑:佚名 高二作文

【23xiu.com-爱上秀-教育信息门户网】

我们张扬着自己走在主流之外,心中盛开着主流之内的世界。

——题记

十七岁那天,我走在街上对身边的朋友们笑着说我长大了。他们停下步看着我没有说话,然后他们都笑了。生日快乐,他们说。我们坐在街心花园的长凳上,稍稍歪着头就可以看到城市中被水泥分离的天空。我对他们说,还差一年就成年了,有点不甘心呢。他们轻轻地点了点头,没有说话。但我知道,他们想说,我们都不愿长大。

90后,这一个的只属于我们的名词开始让世界注意了。以前,当我们还在阳光下手拉手玩游戏时,一个叫做80后的名词充斥着各种杂志舆论。那时的我们不明白什么叫做“跨掉的一代”,我们只关心手里的棒棒糖,以及奥特曼到底怎么样才能打败怪兽。

后来,80后这个词的人气渐渐向90后漫溯,那些本属于80后的冠词,开始一点点地强加到我们的头上。大人们或者忧心忡忡,或者赞扬嘉许。“迷惘的一代”、“愤青”、“垮掉的一代”,到现在的“新新人类”,那些很遥远的词开始在我们90后的天空显露痕迹。

我总是很好奇为什么人们开始对我们的一切喋喋不休,是因为我们用了“火星文”么?是因为我们开始“非主流”了么?还是说,他们终于发现了我们的存在,发现了我们骨子里的叛逆以及对世界的淡淡抗拒?

我不知道,我也不想知道。我只知道,世界在我们渐渐清晰的眼睛前,雾气退散。

有关寂寞与忧伤。他们说90后的孩子们荒唐地续承了80后的无病呻吟,他们说小小的孩子知道什么才是忧伤?90后的文字大多是忧伤而寂寞的,这来自于我们心的那座空空的城。我一直觉得寂寞与忧伤是主流之外的一类情感,它是那么地让人逃避却又渐渐被人依赖。我们从小出生在繁华的水泥森林,妈妈很早就告诉我们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所以,那时的我们爬上安着铁护栏的阳台,小小的身躯在风中瑟瑟发抖。我们好奇地看着自己脚下那些建筑车流,兴奋又害怕。我想,从那刻起,我们心内就根植了一种叫做寂寞的种子。那不是麦当劳或者凯蒂猫就可以驱散的虚无。

直到长大,这份寂寞也变的挥之不去了。这个城市却越来越张扬,张扬得让你无法寻找一片空寂。只是每个人逃避寂莫的方式不一样,年轻的人会蹦迪,潇洒的人会做一次旅行,作家会把它刻在文字里。在寂寞中,我们理所当然地忧伤了。寂寞不是孤单一人,90后有很多很多的朋友,而再多的人,也只是一起寂寞罢了。90后的我们,和很多的朋友走在大街上,在繁华的世界,我们学会了沉默。

有关自由与梦想。我们有着最为纯净的梦想和最为美好的渴望。我们在心内描绘着世界,并为它的美丽而欣喜。长大后,我们看到了人情世故,我们知道了圆滑社交。世界原来并不是我们所想的那个样子,它真实的让人害怕。那些最初的梦想,开始渐渐地支离破碎。我们不能把音乐,画画当作梦想,但我们必须学会这些“特长”,这样大人们就可以拿我们去炫耀了。我们要去挤考试的单行道,大家彼此撕杀,明枪暗箭。我们有过很多很多的梦,但在这些战役中,好多梦已经率先死去了。

但,我的一个梦从未离开。那是个自由的梦,它展开了一个简单而美好的世界。我不想在名利场上看着人们挑选不得不带的面具,我不想虚伪地把最自己掩埋。所以,90后的孩子们不过是想要一种自由。在这种自由中,大家可以安详地望天,仰望那些不会死去的梦。

有关非主流。

现在,我要告诉你们什么是非主流了。寂寞,忧伤,自由,梦想。它们的世界就是90后的非主流世界。你们看到的表象是那些怪异的灰黑的图片,火星的文字,过分渲染忧伤的文字,叛逆的孩子。你们看不到的是其中躲藏的自由与梦想。现实中容不下它们,它们就只能在非主流之中静静地沉睡。我有一个朋友,他总是夜不归宿,生活放纵。他有着非主流的着装和红色的头发,但他却抽着烟哭了。他说以前他总是一个人在家等爸爸妈妈回家,小小的他在大大的家中蜷缩在沙发。但妈妈总是打牌到很晚,爸爸一回家就让空气弥漫酒气。于是他也就放弃了,他的寂寞忧伤让他小小的愿望死在了空空的房子里。

所以,我们不愿意长大。我们另类地穿行在城市之中,每一步都透出非主流的气息。但在我们心内是一个主流的世界。在这个主流的世界中,有人们常见的花花草草,有最为蔚蓝的天穹,有很多很多我爱和爱我的人。我们都是自由的,我们都可以乘着梦想去看星星。90后的孩子们,只奢求那些简单而温暖的爱与关怀。别说不理解我们,正是你们的不理解,才让我们如此让人不理解。

哈罗德·罗森堡在《荒漠之死》中说:“一代人的标志是时尚:但历史的内容不仅是服装和行话。一个时代的人们不是担起属于他们时代的变革的重负,便是在它的压力之下死于荒野。”我们的非主流的叛逆,也是一种变革的呐喊吧。我们的不妥协,是我们与世界无力的抗争。

十七的我回头看了一眼主流中的城市,和朋友一起,在主流之外的世界继续唱着主流之内的梦想曲。

12
【猜你喜欢】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