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工作国家秘密定密管理暂行办法

时间:01-12编辑:佚名 法则规定

【23xiu.com-爱上秀-教育信息门户网】

最新或2022(历届)年8月29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以安监总厅〔最新或2022(历届)年〕89号印发《安全生产工作国家秘密定密管理暂行办法》。该《办法》分总则、定密授权、定密责任人、国家秘密确定、国家秘密变更、国家秘密解除、定密监督、法律责任、附则9章44条,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安全生产工作国家秘密定密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国家秘密定密管理,规范定密行为,根据《国家秘密定密管理暂行规定》(国家保密局令最新或2022(历届)年第1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定密,是指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和各省级安全监管局、省级煤矿安监局及涉及国家秘密的所属机构(以下统称各单位)依法确定、变更和解除国家秘密的活动。

  第三条 各单位定密以及定密责任人的确定、定密授权和定密监督等工作,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 各单位定密应当坚持最小化、精准化原则,做到权责明确、依据充分、程序规范、及时准确,既确保国家秘密安全,又便利信息资源合理利用。

  第五条 各单位应当依法开展定密工作,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定期组织培训和检查,接受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和上级机关、单位或者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和监督。

  第二章 定密授权

  第六条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以下统称总局)及各省级安全监管局、省级煤矿安监局(以下简称各省局)为安全监管监察系统定密授权机关,可以根据工作需要或者有关机关、单位申请作出定密授权。

  第七条 总局可以在安全生产工作范围内作出授予绝密级、机密级和秘密级国家秘密定密权的决定。各省局可以在安全生产工作范围内作出授予机密级和秘密级国家秘密定密权的决定。

  定密授权不得超出授权机关的定密权限。被授权机关、单位不得再行授权。

  第八条 总局根据工作需要,可以对承担总局定密权限内的涉密科研、生产或者其他涉密任务的单位,就具体事项作出定密授权。

  各省局根据工作需要,可以对承担本单位定密权限内的涉密科研、生产或者其他涉密任务的县级以上安全监管监察机构和直属事业单位,就具体事项作出定密授权。

  第九条 没有定密权但经常(即近3年来年均产生6件以上,下同)产生国家秘密事项的单位,或者虽有定密权但经常产生超出其定密权限的国家秘密事项的单位,可以向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申请定密授权,没有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可以向上级机关提出申请。

  有关单位申请定密授权,应当书面说明拟申请的定密权限、事项范围、授权期限以及申请依据和理由。

  第十条 总局和各省局收到定密授权申请后,应当依照保密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工作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以下简称保密事项范围)进行审查。对符合授权条件的,应当作出定密授权决定;对不符合授权条件的,应当作出不予授权的决定。

  定密授权决定应当以书面形式作出,明确被授权单位的名称和具体定密权限、事项范围、授权期限。

  第十一条 总局和各省局应当对各自所授定密权单位行使所授定密权情况进行监督,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

  第十二条 被授权单位不再经常产生授权范围内的国家秘密事项,或者因保密事项范围调整授权事项不再作为国家秘密的,授权机关应当及时撤销定密授权。

  因保密事项范围调整授权事项密级发生变化的,总局和各省局应当重新作出定密授权。

  第十三条 总局作出的授权决定和撤销授权决定,报国家保密局备案。各省局作出的授权决定和撤销授权决定,报省级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备案,同时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保密委员会办公室备案。

  相关单位收到定密授权决定或者撤销定密授权决定后,应当报同级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备案。

  第三章 定密责任人

  第十四条 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本单位定密责任人,对定密工作负总责。

  根据工作需要,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可以指定本单位其他负责人、内设机构负责人或者其他工作人员为定密责任人,并明确相应的定密权限。

  各单位指定的定密责任人应当熟悉涉密业务工作,符合在涉密岗位工作的基本条件。

  第十五条 各单位应当在本单位内部公布定密责任人名单及其定密权限,并报同级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备案。各省局指定的定密责任人名单及其定密权限,应同时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保密委员会办公室备案。

  第十六条 各单位定密责任人和承办人应当接受定密培训,熟悉定密职责和保密事项范围,掌握定密程序和方法。

  第十七条 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发现其指定的定密责任人未依法履行定密职责的,应当及时纠正;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作出调整:

  (一)定密不当,情节严重的;

  (二)因离岗离职无法继续履行定密职责的;

  (三)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建议调整的;

  (四)因其他原因不宜从事定密工作的。

  第四章 国家秘密确定

  第十八条 各单位确定国家秘密应当依据保密事项范围进行。保密事项范围没有明确规定但属于保密法第九条、第十条规定情形的,应当确定为国家秘密。

  第十九条 下列事项不得确定为国家秘密:

  (一)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者参与的;

  (二)属于工作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

  (三)已经依法公开或者无法控制知悉范围的;

  (四)法律、法规或者国家有关规定要求公开的。

  第二十条 各单位对所产生的国家秘密事项有定密权的,应当依法确定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没有定密权的,应当先行采取保密措施,并立即报请有定密权的上级单位确定;没有上级单位的,应当立即提请有相应定密权限的业务主管部门或者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确定。

  各单位执行上级单位或者办理其他单位已定密事项所产生的国家秘密事项,根据所执行或者办理的国家秘密事项确定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

  第二十一条 各单位确定国家秘密,应当依照法定程序进行并作出书面记录,注明承办人、定密责任人和定密依据。

  第二十二条 国家秘密具体的保密期限一般应当以日、月或者年计;不能确定具体保密期限的,应当确定解密时间或者解密条件。国家秘密的解密条件应当明确、具体、合法。

  除保密事项范围有明确规定外,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不得确定为长期。

  第二十三条 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应当在国家秘密载体上标明。不能标明的,应当书面通知知悉范围内的单位或者人员。

  第二十四条 国家秘密一经确定,应当同时在国家秘密载体上作出国家秘密标志。国家秘密标志形式为“密级★保密期限”、“密级★解密时间”或者“密级★解密条件”。

  在纸介质和电子文件国家秘密载体上作出国家秘密标志的,应当符合有关国家标准。没有国家标准的,应当标注在封面左上角或者标题下方的显著位置。光介质、电磁介质等国家秘密载体和属于国家秘密的设备、产品的国家秘密标志,应当标注在壳体及封面、外包装的显著位置。

  国家秘密标志应当与载体不可分离,明显并易于识别。

  无法作出或者不宜作出国家秘密标志的,确定该国家秘密的单位应当书面通知知悉范围内的单位或者人员。凡未标明保密期限或者解密条件,且未作书面通知的国家秘密事项,其保密期限按照绝密级事项三十年、机密级事项二十年、秘密级事项十年执行。

  第二十五条 两个以上单位共同产生的国家秘密事项,由主办该事项的单位征求协办单位意见后确定。

  临时性工作机构的定密工作,由承担该机构日常工作的单位负责。

  第五章 国家秘密变更

  第二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各单位应当对所确定国家秘密事项的密级、保密期限或者知悉范围及时作出变更:

  (一)定密时所依据的法律法规或者保密事项范围发生变化的;

12
【猜你喜欢】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