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xiu.com-爱上秀-教育信息门户网】
随着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听取关于民法总则草案的说明,民法典编纂迈出关键一步。编纂民法典既要体现鲜明民族性又要有世界眼光。
纵观世界近现代史,一部好的民法典往往会在规范市场行为、激发社会创造力方面提供强大动力。全社会蕴藏的创造力呼唤一部合身的民法典早日颁行。立法应准确反映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更好协调利益关系,发挥引领和推动作用。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关键期,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社会交往规则发生深刻变化,利益格局出现重大调整,改革成果需要民法典来确认、保护。
中国的民法典应有鲜明的民族性。制定民法总则必须坚定文化自信,深挖和传承包括中华法律文化在内的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让民法总则体现鲜明的民族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理念,与民法的理念和原则是相通的,应该在编纂民法典时加以体现,促进社会的进步。
民法总则草案中首次将绿色与平等、自愿、公平、诚信等一道确立为民法基本原则,是与时俱进的一大亮点。这样的规定,既传承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传统优秀文化理念,又体现了当代中国绿色发展理念。
与此同时,编纂民法典要有世界眼光,善于学习外国的立法经验,借鉴人类法治文明成果,但决不照搬外国法治理念和模式。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21世纪最壮丽的事业,我们有责任、有信心、有能力编纂与我国现代化进程相匹配的民法典,促进改革开放、推动社会发展、保护人民权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汇聚磅礴力量。
我国现行民法采取的是分散立法,条件成熟一部推出一部,各民事单行法制定时间不一、反映时代背景不同,有时会有冲突。面对庞杂的法律规范,选择哪个作为裁判依据,有时会成为困扰法官的一个难题。
审判实践中,民法内部的不一致,容易导致“同案不同判、同法不同判”现象。曾有法学学者举例,某人网购了一台质量不合格的热水器,因漏电致其受伤。审理这个案子,摆在法官面前的有合同法、侵权责任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管理法等,还有相关司法解释、行政法规。有可能由于一审、二审法官适用不同法律,导致两审裁判结果大相径庭。
无疑,此类现象会影响司法的严肃性和权威性,难以使人服判息诉。此外,由于缺乏明确的裁判依据,法官自由裁量权过大,可能产生选择性司法和司法不公。
编纂民法典是对现行民事单行法进行系统、全面整合,使其形成内容协调一致、结构严谨科学的完整体系。这将推动民法实现科学化、体系化和统一化,让一致的立法价值和追求贯彻于整个民法之中。司法实践中,法官有一部民法典在手,就可以进行系统化思考,大大提高裁判依据和标准引用的一致性,更好地维护司法公正,更有利于保护人民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