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xiu.com-爱上秀-教育信息门户网】
上联:桃李满园全靠春风时雨润;
下联:人才遍地尽是明师巧匠工。
上联:施教因材丹心一片培桃李;
下联:为师作表热血满腔育栋梁。
上联:日月两轮天地眼;
下联:诗书万卷女人心。
上联:劝人休藐视书生一院春风真事业;
下联:诸公已大偿宿愿万间广厦亦经纶。
上联:千方百计抓教学;
下联:喜人捷报到处传。
横批:莺歌燕舞
上联:纳百川之流成大海;
下联:通千古之典显高才。
上联:金凤凰落梧桐英姿招展;
下联:千里马遇伯乐飞黄腾达。
横批:才子天地
上联:几杆教鞭巧绘人情物理千张画;
下联:一堂学子苦攻中外古今万卷书。
上联:怀智者入才门才华横溢;
下联:有福人来宝地前程锦绣。
上联:华夏腾飞科学关键;
下联:神州崛起教育先行。
上联:和马牛羊鸡犬豕做朋友;
下联:对稻梁粟麦黍稷下功夫。
上联:好勇好刚总须好学;
下联:有文有武还要有恒。
上联:灌溉文明赖有此太湖三万顷;
下联:栽培英俊莫轻看童子六七人。
上联:挂角囊萤百尺竿头还进步;
下联:悬梁刺骨九天云路竞登先。
上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下联: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上联:大鹏梳羽待高飞,俯瞰万里河山;
下联:吾辈苦读为前程,轻拾百年锦绣。
扩展阅读:
对联的修辞手法
一、比喻法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子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这是一副对仗工整、形象鲜明的好联。它用来比喻一些没有真才实学、夸夸其谈的人,生动而贴切。这样的比喻手法,就是用一个为人们所熟悉的事物或现象,从而显示这种事物的性质,启发人们去思考。或者是把一些较为抽象的名词概念,变成为具体的形象去感染人。
二、人格化
不但诗歌、漫画有这种表现手法,对联也有。且举其中的一例:"烛向灯云:靠汝遮光作门面;锣对鼓曰:亏侬空腹受拳头。"这是在封建制度下,某地元宵节的一副民间的庆灯对联。烛、灯、锣、鼓,都是常见物,但经此摆布,似是人们的一席对话。烛燃着发光,毕竟是在灯里面,但只有依傍灯笼作门面,才吸引人"欣赏";而鼓则诉说因腹空遭受拳头之苦。彼此处境不同,感受各异。而着一席对话的内容,恰好体现出当时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把某些自然现象,或者是没有生命力的东西,表现为有生命的人的言语或动作,从而使之形象化,去感染人,这就是"人格化"的特征。当然,一定手法的表现,要根据一定显示生活的需要,根据一定主题与构思的需要,不宜随便乱用,以免弄巧成拙。
三、问答法
由于对联有着排偶特点,上下两联之间互为相关,采取一唱一和的"问答法",较为方便。运用这一手法,要求联词结构严密,呼应自然,从一呼一应中阐明主题思想。它的作用主要是:一方面把抽象的东西通过具体形象去表达出来;另一方面用"答"对"问",就更便于引起人们的注意和思索,从而达到深刻显示事物本质的目的。
四、衬托法
对联写作的衬托法,通常有两种。一是侧面衬托;一是反面衬托。所谓侧面衬托,对主题不作正面描写,而是通过旁边的有关事物显示出来,使主题思想含蓄,引人寻味。民族英雄郑成功祠有一副对联:"东海望澎台,风景不殊,举目有河山之异;南天留祠宇,雄图虽渺,称名则妇孺皆知。"作者并不正面叙述郑成功当年如何反抗侵略,如何收复台湾的事迹,只是用"澎台风景"作示意,接着以"不殊"和"之异"作对立面,衬托上句。这样,人们很自然地联想到这位民族英雄当年的光辉伟绩来。
五、对比法
事物的好与坏,是事物矛盾的两个对立面,这是客观存在的。但要使人们取得正确的认识,或加深人们的认识,就要突出事物之间的矛盾所在。这样,就最好是运用"对比法"。俗话,"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即此道理,。运用"对比法"来写对联,亦算常见。例如郭老少年时戏对"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他年攀桂,登月宫必定有我。"不同的时代,将有不同的作为。这个"对比法",形象鲜明,词意概括。
六、集句法
集句,是对联写作的手法之一。古今以来,集句成联的范围很广,如集诗句、词句、贴句、俗语、成语、格言等等。在古代对联中,集句联占着很大的分量,这里,只略举数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