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老县长高德荣观后感总结

时间:01-01编辑:佚名 读后感

【23xiu.com-爱上秀-教育信息门户网】

他叫高德荣,一位在滇西北的大山深处,执着地带领独龙族乡亲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共产党员。他身材不高,但心气儿很高;他总躲着镜头,但给总书记写过信;他急了会训人,但十分关心人;他心心念念想搞产业,但不肯搞“没品位的产业”……

  第一篇

  独龙江的变化日新月异,相比之下,带领独龙族跨越发展的“老县长”高德荣却显得一成不变。不变的,是那件有8个特大口袋,装满各种工具和药品的“订制款”外套、泛黄的白衬衣、永远沾着泥土的皮鞋;是认定的事情就要一干到底的倔脾气;是30多年来让独龙江不再封闭,让独龙族不再贫穷落后的初心。

  人们说,独龙江巨变的背后,是高德荣守住初心的一生不变。

  身份变了

  民族的赤子心不变

  清晨,燃了一夜的火塘早已熄灭,房间冷了起来,高德荣一骨碌从沙发上爬起来,在房前的自来水管捧了几捧水抹了一把脸,刺骨的冷水使他为之一振,此刻汽车已停在了路边。

  一如往昔。

  “出发。”高德荣扯着嗓子一声令下,大家纷纷跳上车,车子向着独龙江乡最北端的熊当村民小组驶去。

  “今天就和去年一样,我们从北到南走一趟,给你们好好看看这一年独龙江的大变化。”高德荣笑眯眯地说。

  眼前的高德荣已在今年6月份退休,但工作方式没有变,为家乡发展的心没有变,关心的问题却多了起来。

  来到熊当村民小组,不等小组长李文伟开口,他就先说了起来,然而这次没说路,没说产业,却说起了环保。“现在大家都住进了新房子,我们的生活习惯、文明程度也要和大环境相匹配,村子要整得干干净净。有游客来了,一定要提醒他们注意保护环境,垃圾不能乱扔。”

  离开熊当的路上,高德荣突然下令停车,他跳下车在路边捡了个食品包装袋紧紧攥在手里,拉长了脸。

  自独龙江乡整乡推进独龙族整族帮扶工程实施以来,独龙江乡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事业等变化天翻地覆,而今“老县长”又开始担心起环境保护。“独龙江公路隧道通车就在眼前,以后来旅游的人肯定多。旅游业能发展起来,老百姓收入能提高,我真心高兴。但游客的文明程度、环境保护意识和村民素质还有待提高,绝不能因为发展经济,就把独龙江的‘绿色银行’给毁了!”

  “老爷子别气了,明年乡里的垃圾场和污水处理厂就建成了,州里的领导也说了,以后旅游发展起来,也会把控好环境承载量,把净土保持下去。”独龙江乡党委书记和国雄一番话,才让高德荣的脸色好转起来。

  这一天,从熊当到钦朗当,最北到最南,6个村委会,看尽独龙江一年巨变。嘈杂的施工现场变成了一幢幢新房、草果种植面积越来越大收成越来越好,重楼逐渐扮演重要产业角色,部分土路已经变成了柏油路……回到老县长的家已近深夜,但这一路的所见所闻让大家谈兴正浓。

  “大家休息吧。”高德荣下了“逐客令”。这可不是他的风格,以前老县长聊起发展来,可是到凌晨一两点都打不住。

  大家知趣地离开,出了门,司机肖师傅偷偷告诉我们:“这几年,老爷子天天不是在工地就是在草果基地,一天工作近20个小时,这种高强度的工作,铁打的也受不了。今年6月,他去巴坡村的麻必当电站,才一上去整个人就走不了路,是工作人员背下来的。去医院一检查,才知道空腹血糖比正常值高了一倍多。

  透过窗户再看“老县长”,他抓起一把药就往嘴里送,疲态尽显。

  “出发!今天我们去看重楼。”第二天一早,又是一声响亮的吆喝,高德荣浑身充满力量。

  看着高德荣的背影,老伴马秀英说:“他身体越来越差,但还是忙得没有个头。他是独龙族的儿子,独龙族的事对他才是最重要的。”

  一年前,当问及对退休生活的打算时,高德荣说:“我要留在独龙江,即使退休了,我的工作不会停、学习不会停。我还要与独龙族同胞一起建设家乡,永远听党的话,永远跟着共产党走,把独龙江建设得更加美丽、富裕、和谐。”

  从老师到乡长、县长、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再到退休,高德荣身份在变,但他一颗始终为了独龙族的赤子之心没有变。

  第二篇

  在独龙江历史上第一个不被大雪封山的冬季,我们再次走近老县长,采访他、品读他、感悟他,既是一种精神洗礼,也是一次党性锤炼。

  忠诚 源于信念

  今年6月,高德荣退休了。他给自己定下规矩:“职务可以退,党员义务不能退,我还要和独龙族群众一起干,干出活路来。”

  对共产党员的身份,他视若珍宝。在央视“时代楷模”发布厅,当被主持人问及获奖感受,他又一次脱口而出:“共产党恩情比天高,独龙江人民永远跟党走!”

  不走进独龙江,不了解独龙族的历史,就无法真正理解老县长对党的感情为何如此真挚热烈。

  初次见老县长,他讲过独龙族的“三次跨越”:一次是1949年贡山和平解放,独龙族由原始社会末期“直过”社会主义;第二次是1999年独龙江简易公路修通,独龙江终于和外面的世界连接起来了;第三次从2010年算起,我省启动“独龙江乡整乡推进独龙族整族帮扶三年行动计划”,省委、省政府庄严承诺——“在共同发展的道路上,绝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

  再进独龙江,依然山青水碧,却仿佛换了人间。独龙江公路高黎贡山隧道全线贯通,以前的茅草房、木头房、篱笆房没了踪影,一栋栋民族风格的小楼整齐排列。

  这便不难理解高德荣人生的两次关键选择。年少走出大山,留校工作前程似锦,他却主动请求调回偏远的独龙江乡教书;年过半百,升任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他再一次向组织提出要求:“把我的办公室设在独龙江。”

  “为什么不愿离开?”记者问。

  “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我的今天。独龙族同胞还在受穷,我在外面享福,睡不踏实。”红彤彤的火塘边,老县长脸庞也红彤彤的。

 这是一个独龙族共产党员的坚定信念:一辈子不忘党恩,一辈子不忘本色,一辈子为了改变民族的命运而努力。

  ■学习心得

  “忠诚是为了党、国家和人民的事业而永不背弃的理想、信仰、品格和境界。无论在何种岗位,高德荣都把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视为自己的神圣职责,这是他终生奋斗的精神支撑。”怒江州委书记童志云说,老县长一辈子守住寂寞、耐住清贫,为的是能实实在在地帮群众办几件实事,为的是整个独龙族同胞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梦想,他是一个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好干部。

  担当 源于责任

  老县长还是那么忙,日程满满当当。从早到晚,跑了6个村、10多个项目建设点,一天上百里山路。司机肖师傅说:“这就是老县长工作的常态。”

  他是实干家,一年到头不是蹲在乡下带领群众架桥修路、发展产业,就是跑上级部门争取项目和资金。

  他最瞧不起“说空话”的人:“当干部的如果不务实,指挥棒就会变成‘搅屎棍’。”

  “官当得够大了,如果不为人民做点事,活着的时候群众不要你,死了以后,马克思也不要你。”说完,老县长又乐呵呵地跑去“秘密基地”看他的“宝贝”了。

  草果、重楼和中蜂,是高德荣根据独龙江实际精心挑选的产业。一来是生物资源,不会破坏生态;二来是适合独龙江的气候土壤水质。

  独龙族“全民族拿低保”,在老县长看来并不是光荣的事,老在政府的扶持下过日子也不是办法,他说:“戴着落后的帽子一点儿都不光彩,太难看了。不要总想伸手要,要多想想如何放手干。”

  他带领大家在独龙江建起了“绿色银行”,教群众种草果、种重楼、做蜂箱。去年,仅草果一项全乡就增收53万元。

  原来,他的心里装着一个让独龙江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中国梦”。

  高德荣工作中的一大特点就是勤于汇报。只要有利于贡山县和独龙江发展,老县长不会放过任何机会。

  每次去外面参会,他都积极反映贡山和独龙江的发展情况及面临的困难。哪怕深夜想到一个需要汇报的事情,他也会马上从床上跳起来,要么打电话,要么直接去敲领导房门。

  有人不理解高德荣的做法。他说:“国家那么大,怒江那么偏远那么小,上面很难了解我们的情况,所以积极汇报是我们的责任。”

  “我不怕得罪人,就怕成罪人。”这是高德荣敢于担当的勇气源泉。

  ■学习心得

  老县长像高黎贡山、独龙江水一样,质朴而有担当。怒江州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稳宜金说:“老县长始终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带领独龙族人民脱贫致富,他是当之无愧的‘领头羊’;当好一名党的民族干部,他是我成长路上的‘引路人’。”原贡山县政协主席赵学煌说:“他与人民群众水乳交融的深厚感情,超前谋划的大局意识,海纳百川的广阔胸怀,特别值得我学习。”


12
【猜你喜欢】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