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灾后重建工作调查报告

时间:11-14编辑:佚名 调查报告

【23xiu.com-爱上秀-教育信息门户网】

地震灾后重建工作调查报告(1)

  **市位于四川省东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06度21分至107度45分,北纬31度15分至32度45分,幅员面积12325平方公里。属盆周边远山区,东邻达川,南接南充,西抵广元,北接陕西汉中。市辖**区,平昌县,通江县,南江县。其中***乡位于**区西北边远山乡,地处苍(溪)、南(江)、巴(州)三县(区)交界处,距巴城54公里,幅员面积36平方公里,辖8个行政村,37个农业合作社,2395户,11000人,其中农业人口9949人。全乡地形地貌以山地为主,地质结构复杂,地表破碎,容易发生水土流失和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

  20xx年5月12日14时28分左右,汶川县发生8级特大地震,**区震感强烈,造成境内少数人员伤亡、大量房屋垮塌、道路桥梁多处受损、山体多处滑坡,损失较为严重。灾情发生后,区人大常委会立即号召各乡镇人大主席团、各级人大代表紧急行动起来,奔赴抗震救灾第一线。全力以赴的开展抗震救灾。

  **区这次灾害与汶川、北川、青川、茂县、理县、平武、都江堰、什邡、绵竹、江油等重灾区相比,虽然遭受的损失是小的、轻的,但却是该区有史以来历次自然灾害中受灾范围最广、受灾程度最深的一次、受灾损失最大最重的一次。就调查的情况看,该区灾后重建工作面临着十一个方面的困难形势。

  一是教学设施损毁严重,复课任务艰巨。全区受灾学校223所,其中,中心小学以上116所、村级小学107所。校舍受损总面积达20多万平方米,严重受损近10万平方米,增大了开学复课难度。

  二是卫生设施部分损毁,防疫形势严峻。48所乡镇卫生院墙体不同程度受损,面积达2.2万平方米,医疗设备损坏近50台(套)。流行病、传染病高发,手足口病已在该区局部地方出现,加之,地震灾害后极有可能引发新的疫情和外地疫病的趁机流入,防疫灭病等公共卫生工作压力空前。

  三是居民房屋损毁面宽,恢复难度极大。农村民房受损面达70%,倒塌面15%左右;城镇民房受损面也较大,特别是修建于上世纪70、80年代的砂砖结构房屋,不少墙体开裂错位,有的整幢出现险情。

  四是部分受灾群众生活困难,帮扶救助压力较重。这次地震灾害受灾户达16万余户,受灾人口68万多人,其中,重灾户8000多户,3万余人,有不少居民因房屋倒塌,粮食、衣物被埋,生猪、耕牛被砸死,成为无饭吃、无衣穿、无房住的“三无”特困户。另还有因灾重伤7人,轻伤1300人,还有部分至今尚在医院住院治疗,这增大了政府救助的难度。

  五是交通、水利设施潜在隐患加大增多,排查治理维修难。从目前形势看,全区道路、水利设施虽没有明显的、突出的问题,但不能说没有隐患,只是目前尚未显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潜在的问题将逐步暴露。特别是在这次震灾中受损的61处裂变道路、33座损坏桥梁和部分塘、库、堰等水利设施极有可能进一步暴发险情,隐患增多加大。

  六是地质灾害随时可能发生,避险防控工作繁重。时值余震期间,又处于暴雨季节,随时可能引发各类地质灾害。省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指挥部明电告知,省内部分地区可能发生三级地质灾害,该区是其中之一。

  七是灾后重建工作时间紧,劳动力严重缺乏。目前,既要抓抗灾救灾,又要抓“三抢”,劳动力显得十分紧张。如果调剂不好,安排不当,很有可能影响灾后重建和“三抢”工作的进度。

  八是受灾群众自救意识不强,等靠要意识较重。很多受灾群众认为这次地震是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应由政府买单,等待政府,自己不主动出钱出力重建家园、恢复生产,而是被动地等待支援,被动地等待领钱领物。这有悖于自然灾害的救灾原则。

  九是救灾资金需求量大,资金调度十分困难。该区是全省出了名的财政穷区,只有吃饭钱,没有办事的钱。从本次灾情看,该区不是全省的重灾区,省上还没有更多的专项救灾资金,目前主要靠自力更生。因此,当前资金筹集、调度的难度非常大。

  十是受损房屋数量巨大,技术鉴定力量不足。全区各类房屋受损面大,特别是公建设施,急需进行安全等级鉴定,尽管已从市区安监、建设等部门抽派技术人员,加班加点对受损房屋进行鉴定评估,制定整改方案,但由于专家人手少,其进展满足不了工作需求。

  十一是警报一时难以解除,部分群众存在恐慌心态。距地震初发已过去十天,灾情的变化趋势仍然不甚明朗。加之,余震不断,大家普遍感到安全难保,心存疑虑,恐惧不安,客观上影响了相关工作的开展。

  为及时传达贯彻区委、政府灾后重建现场会议精神,迅速大面积启动***乡农房灾后重建工作,**区***乡召开乡村社干部和倒房重建户户主共200余人参加的灾后重建动员大会,安排部署灾后重建工作。

  “5.12”大地震给***乡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创伤,不仅交通、通讯中断,乡村学校、单位建筑、水利设施受损严重,全乡农房也遭受了重大损失,受灾2263户,占总农户的93%以上,有倒房户和危房户134户,这些户只得靠借房和搭建临时帐篷居住,严重影响着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秩序。为把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区各级党委、政府对受灾农户灾后重建的惠民政策落到实处,让倒房户能及时搬进新居,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乡党委、政府于7月10日上午召开了全体乡村社干部、单位负责人和所有倒房户户主参加的农房灾后重建动员大会。

  为更好的实施农房灾后重建工作,使受灾户享受党的阳光雨露,体验社会主义温暖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亲民爱民的具体体现;搞好灾后重建不仅是下半年农村工作的重心,也是各级干部的一项政治任务。各级干群和重建户在抓好抗灾自救、恢复生产、广辟增收门路、弥补灾害损失、实现“双增”目标的同时,对农房灾后重建工作要做到“六抓六确保”:

  一抓宣传发动,确保认识到位。要通过各种会议、专栏、印发资料等形式,把重建的意义目的、政策措施、补助原则及标准、具体要求等向农户讲清楚、道明白;二抓评议审定,确保对象准确。在严格按“农户申请、入户调查、群众评议、村社公示、安监鉴定、乡上审核”等操作程序进行评选的同时,农户还必须向乡政府递交《重建承诺书》,将建修面积、计划投资、已有资金、能借贷多少、何时开工、何时完工等写清楚,看农户有无建房诚意和资金实力,以便全面掌握和重点实施;三抓规划选址,确保科学合理。要与新农村建设、村庄建设、移民搬迁相结合,选择交通、用水、用电方便的地方,设计建成川北民居新型房屋;四抓资金筹措,确保投入落实。要采取“投(自我投入为主)、借(亲朋借用)、贷(小额信贷)、补(国家适当补助)的办法筹集建房资金;五抓重建实施,确保按时竣工。在具体实施中,要严把建设质量,全部建成防震砖房;要强化安全意识,杜绝各类事故发生;要准备好物资,迅速开工,抢抓进度,确保在12月搬进新居;六抓考核激励,确保全面推进。纳入村社年度目标考核和各级干部的政绩考核;实行“先建后补、不建不补”的原则,根据农户建房进度支付补助资金;严格督察,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促进平衡;竣工后旧房必须撤除还耕,凭《验收合格证》全面领取建房补助资金。

  目前,区、乡农房灾后重建会议精神已在***乡各地及时传达贯彻,重建工作正在有序进行。

  通过此次暑期社会实践调查,让我学到了如何在实践中工作,如何在实践中处理各种问题和矛盾,在20多天的实践中,我了解到了5.12地震对人民财产和生命安全造成的深远影响。在工作中我兢兢业业,认真仔细,力求全面,也取得一些成绩,也得到了单位的一致好评,但是,还存在许多的不足,如:实践经验不足,处理工作不及时等。

  最后,我相信在人民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灾后重建工作一定会取得胜利,一定能够重建美好家园;同时也感谢***乡建设站给我提供的这个难得的机会。  

地震灾后重建工作调查报告(2)

**市人民政府研究室

  “5·12”汶川特大地震不仅给灾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而且打破了社会组织结构,改变了原有社会关系,特别是不同地方的灾区群众被安置到过渡板房集中居住后,面临许多过去未曾有过的社会问题,比如生产生活习惯、人际网络关系、社会组织管理、灾害心理负担等。帮助灾区群众正确对待和处理好这些社会问题,尽早走出受灾阴影,增强重建家园的信心,提高自我救助、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能力,是党和政府以及社会组织需要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上海对口援建**市,从援建工作开始就十分重视社会服务工作,积极引进专业社工服务组织在受灾群众集中安置点开展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取得了很好效果,受到了灾区群众的普遍欢迎和好评。

  一、基本情况

  在上海市民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市已先后接受上海社工服务团的4个服务队进入滨河新村、勤俭人家、幸福家园和城北馨居等四个集中安置点开展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来自**理工大学的社工服务队进驻勤俭人家安置点。勤俭人家安置点目前已入住1.1万多人,分别来自**市、汶川县、茂县、理县和江油市等受灾地区。**理工大学的专业社工服务队自去年6月25日组织第一批成员进驻勤俭人家开展社会工作以来,已先后组织9个批次约90余人到该安置点开展工作。该服务队每个批次都由学校的学科带头人带队,成员由该校专业教师、研究生、本科生及专业社工组成,服务队既有自身的专业优势,又有着丰富的社会工作实践经验。通过他们专业化的社工服务,有效地帮助灾区群众顺利渡过了难关,促进了安置点社区的和谐发展,为增强灾区群众与灾害斗争的信心发挥了重要作用。温家宝总理在看望勤俭人家受灾群众时,对社会工作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充分肯定。

  二、主要做法

  (一)制定阶段服务目标。第一阶段,重建社会关系,以家庭关系、邻里关系、社区关系、政民关系重建为目标,帮助受灾群众尽快走出灾难阴影。第二阶段,服务工作的目标转向社区增能,通过走访了解社区情况,组织入住居民参与社区各项活动,形成邻里之间互助友爱的气氛,让居民认识到自己、家人、社区和政府是有战胜灾害能力的。第三阶段,社区居民与早期入驻安置点时的情况已有不同,需求也相应有了新的变化,**理工大学社工服务队适时调整工作目标,主要是引导群众从灾民意识转向居民意识,培育居民勤俭自强的能力,由“输血”向“造血”转变,提升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第四阶段,主要围绕居民自助互助网络的重建,在承继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对服务项目进行深化推动与拓展延伸,重点加强对受灾居民自我发展的指导和帮助,比如家庭创收、就业援助等,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同时,着力塑造社区生活共同体与精神共同体,推进社区和谐发展,维护居民安置点的社会稳定。

  (二)建立四个服务机制。一是社区联结机制。**理工大学社工服务队结合社区实际,在安置点兴办社区小报,组织老人协会,开展文体活动,举行“巷巷会”等,通过建立这些平台,疏通信息传达渠道,实现居民与政府之间的良性互动和相互理解,避免因信息不充分、相互不理解而引发矛盾和冲突。二是资源整合机制。**理工大学社工服务队主动与上海林紫心理咨询中心、人保儿童活动中心、半边天基金会幼儿园、浦东社会工作协会以及**市精神卫生中心建立合作关系,充分发挥这些社会组织的作用,在安置小区开展心理辅导、青少年教育、精神疾病治疗和帮助受灾群众就业等工作,比如联络医疗卫生机构为老人举办秋冬季的养生保健知识讲座;联络精神卫生中心帮助精神疾病患者及时得到医治和家庭辅导;组织受灾群众为上海企业从事刺绣订单生产等。社工服务队在安置点还招募培训志愿者60余人,与他们一起开展儿童青少年服务、老人和特困家庭探访和《勤俭快讯》送报上门等服务。同时,服务队还积极联系上海社会组织和个人,为安置点工会文化娱乐活动室捐书、捐碟,组织**的青少年参与沪川青少年夏令营,发动上海社区居民的结对援助。通过整合政府资源、机构资源、志愿者资源以及其他资源,有效克服资源短缺问题。三是政社合作机制。与**市民政局、安置点管委会建立联络沟通机制,相互之间设专人负责联络与沟通,建立政府管理与专业社工服务有效互动机制,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四是需求回应机制。采取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等专业方法,针对不同受灾群众的不同需求,设计有针对性的服务计划并加以实施。例如,设计了社区信息沟通平台计划;启动了“最美夕阳红”老人康乐系列活动计划;开展各种培训活动等。

  (三)创新服务项目载体。一是开展人际网络重建项目。社工服务队通过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重建社区关系,比如成立川剧会、社区乐队、老年人协会、儿童志愿服务队等,组织开展康乐活动,促进居民身心健康,增进居民彼此感情,增强居民对新社区的归属感和向心力,有效化解社区矛盾。二是开展自我管理“巷巷会”项目。培养居民主人翁意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和谐巷”就是勤俭人家第一个由居民自己讨论命名并挂牌的居民小巷,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中央电视台曾多次进行报道。三是开展家庭个案辅导服务项目。运用社会工作理念方法与技巧,为个人和家庭提供物质和心理等多方面的支持与服务,帮助灾民提高适应现状和解决困难的能力。四是开展能力提升项目。以提升社区基层干部能力为目标,通过开展工作思路研讨、社区管理技巧和策略学习交流活动,帮助居委会主任和居民组长妥善处理自身家庭生活与承担管理者角色之间的双重压力与冲突,提升其管理能力和工作水平,重构安置社区政府与居民间的和谐关系。

  (四)培育自我服务意识。随着救助工作的持续开展,少数受灾群众逐渐形成救助依赖,对政府的期望值很高,依赖心理很重,对社区服务的要求也不尽合理。为此,**理工大学社工服务队着力营造从灾民向居民意识转变的社区氛围,利用快讯、社区广播、海报和横幅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以项目为依托,挖掘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意识。通过近半年努力,绝大部分居民逐步由“等、靠、要”的被动消极状态向“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积极状态改变,居民的自主意识被激发,生活态度更加积极,发展愿望更加强烈。

  三、几点启示

  (一)要高度重视灾后精神重建。地震灾害对人的心理造成了巨大影响。加快灾后重建,必须坚持物质重建和精神重建“两手抓”,要注重精神重建。一是成立精神重建领导小组,由政府牵头,民政、教育、卫生等部门参加,制定精神重建规划,统一协调和配置资源,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二是要加强对灾区群众心理干预,帮助其走出地震心理阴影,增强战胜自然灾害的信心,形成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进一步促进灾后物质重建,**市引入上海专业社会工作者为我们提供了这方面经验。三是要以学校为平台,建立面向青少年的心理援助机制,在灾区中小学校开设心理援助课程,对问题学生要开展针对性心理干预。四是扩大灾后精神重建工作范围,不仅要对受灾群众心理创伤进行抚慰,也要重视对非受灾区居民、党政干部、志愿者等进行心理疏导,用预防和积极干预的手段,缓解心理压力,促进精神健康。

  (二)要整合集成社会力量。运用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帮助有困难的个人和群体克服困难,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努力让这部分人恢复社会功能,实现自身价值,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一是继续引进专业社工服务,进一步加大与**理工大学社工服务队相类似的专业服务团队的衔接和引进力度,依托其专业优势和丰富的社工服务经验,增强灾区社会服务功能,丰富灾区多元化服务渠道。二是组织志愿者开展服务,加强对志愿者社工服务专业化培训,引导志愿者有序、有效地开展社工服务。三是要发挥工会、团委、妇联等组织联系群众的纽带作用,在安置小区开展社会服务工作。

  (三)要创新社工服务方式。个人心理重建和生活重建以及社区重建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仅需要持续的服务和资源支持,而且需要根据不同时期群众需要,不断创新服务方式。一是要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在受灾群众集中安置点建立长期运行的社工服务促进中心,整合政府部门和社会力量,在受灾地区社工服务推进领导小组的支持下开展工作、发挥作用,解决外地社工组织服务的流动性和暂时性问题。二是要创新服务项目。要根据不同时期灾区群众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拓展急需的社会服务项目,当前要重点围绕受灾群众就业等问题,创新社工服务项目。三是要优化服务流程。要借助上海专业社工服务团队的作用,帮助建立完善社工服务工作流程,比如编辑社工服务手册、制定心理干预方法等。

  (四)要推动公共服务社会化。公共服务具有多层次、多样化、服务主体多元化的特点,我们应充分借鉴发达国家及我国北京、上海、香港等地的先进经验,由政府对社会福利事业实行项目管理,通过采用政府招标和政府购买的方式获取社会服务,经费纳入公共财政预算框架,调动社会组织参与灾区服务的积极性,促进公共服务社会化。“购买服务”是政府公共服务的创新举措,不仅在受灾地区安置点可以试行,而且在城市社区更要大力推广,走出**特色发展之路。

12
【猜你喜欢】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