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xiu.com-爱上秀-教育信息门户网】
最新或2022(历届)年乌海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最新或2022(历届)年2月14日在乌海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乌海市人民政府代市长 高世宏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们提出意见。
一、最新或2022(历届)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是我市发展极为艰难、任务极为繁重的一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和严峻的经济形势,我们始终坚定发展信心,坚决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的决策部署,全力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态势。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72.2亿元,增长6.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81.56亿元,增长1.3%;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5.12亿元,增长5.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51.93亿元,增长9.3%;城镇和农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6515元、15475元,均增长7.5%。
(一)全力以赴稳增长,经济运行企稳回升
把稳运行作为首要任务,出台了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若干政策意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全力稳定企业生产。不断扩大电力多边交易范围,为51家企业减少电费支出4.1亿元。贯彻国家结构性减税政策,减免税收9.1亿元。设立过桥基金,帮助127家企业转续贷52.9亿元。充分发挥7支产业扶持基金作用,落实支持重点项目建设资金19.6亿元。创新中小微企业融资担保方式,为407户企业提供担保资金20.5亿元。企业融资成本持续下降,积极帮助企业协调银行贷款180亿元,全年贷款加权平均利率6.7%,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大力支持非公经济发展,非公经济增加值完成398.8亿元,增长7%,非公经济对固定资产投资贡献率达52.3%。完善项目建设推进机制,开辟重点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对符合行业准入、手续齐备的项目“即到即批”,18个自治区级重大项目开复工率达94%,10个自治区迎庆项目全部开复工。启动重点项目建设冬季行动计划,308个市级重点项目开复工196项,储备项目303个最新或2022(历届)年乌海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最新或2022(历届)年乌海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二)坚定不移促转型,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工业产业转型步伐加快。工业增加值完成280.9亿元,增长5%。源通焦炉煤气制LNG项目投入试生产,华信焦炉煤气制LNG项目、家景镁业30万吨甲醇项目基本建成,“焦炭气化”从战略构想转变为现实生产力。神华乌海能源公司转型升级迈出可喜步伐。北京神雾科技40万吨聚乙烯多联产示范项目开工建设,引进航天十二院氢等离子体煤制乙炔技术,煤炭资源分级分质综合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源宏医药中间体一期、亚东H酸和硫酸项目投入生产,煤焦化工新材料研究院特种炭黑项目开工建设,卡博特气相二氧化硅项目签约落地。天宇二期高岭土填料项目建成,鑫盛日电光伏项目实现并网发电,中钰镁合金轮毂及镁合金板型材项目开工建设,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24%。乌海高新技术开发区被认定为自治区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最新或2022(历届)年乌海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文章。
现代化农业稳步发展。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4.9亿元,增长3.7%。积极吸引社会资本,中广核光伏农业、华盛绿能光伏大棚等19个项目开工建设,总投资达25亿元。乌达区绿色生态产业园建成运营。成功举办中国•乌海最新或2022(历届)年“丝绸之路”世界沙漠葡萄酒文化节暨第22届全国葡萄学术研讨会,建立了中国乌海汉墨葡萄酒交易中心和国家质检总局葡萄酒区域检验检测中心,我市成为世界沙漠葡萄酒大赛永久举办地。加快农区土地流转,全年流转土地1.4万亩。推动农业龙头企业与农区居民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农户覆盖率达到85%。
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243.6亿元,增长9.9%。万达广场、月星家居投入运营,乌海北货场项目进展顺利,自治区西部首家跨境电商体验店开业,商贸、物流业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达40%。游客服务中心投入使用,兰亭广场码头建成,新改建旅游厕所60个,22个乌海湖娱乐项目开业运营。乌海湖被评为国家水利风景区,当代中国书法艺术馆、蒙根花休闲农业园、阳光田宇国际酒庄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桌子山召烧沟岩画被自治区认定为全区十个考古遗址公园之一最新或2022(历届)年乌海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两会专题。全年接待游客209.6万人次,增长13.4%;实现旅游收入40.6亿元,增长23%设立全区首家“金融驿站”和“金融超市”,各类金融机构达到60家,银行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704.6亿元、789.7亿元,增长4.3%、7.6%。社会融资总额898.4亿元,直接融资占11.7%,达到历史最高水平。金融环境持续向好,成立金融仲裁院,金融机构贷款不良率1.8%,低于自治区平均水平。乌海银行发行绿色金融债券5亿元,我市成为中国西部首家发行绿色金融债券的地级市。金融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比重达到14.5%,金融业对税收的贡献度达到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