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xiu.com-爱上秀-教育信息门户网】
日前,中央电视台正在热播大型反腐倡廉记录片《永远在路上》,该片从析事明理的角度详实的记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打虎、拍蝇”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以下是小编带来的永远在路上心得体会,希望对你有帮助。
永远在路上心得体会(一)
近日,专题片《永远在路上》在微信朋友圈刷屏了。大家“奔走相告”,庆贺反腐败动真格,取得了阶段性胜利,查处了一批重量级贪官,极大地肃清了腐败,净化了社会空气,恢复和彰显了社会公平正义,让公众看到了中央反腐败的决心。
不过,也有人对专题片的一些细节津津乐道、格外痴迷。比如,惊叹白恩培老婆的“豪镯”;惊诧“亿元司长”家里的赃款堆成山;琢磨天津市医药集团原党委书记张建津用矿泉水瓶装茅台,吃1米长的鳄鱼尾巴……这些都是不正常的。
专题片旨在警示教育,提醒为官从政的人要洁身自好,不能滋生贪欲,不要吃不该吃的、拿不该拿的、收不该收的,而不是为段子手提供素材,也不是为坊间添加茶余饭后调侃的佐料,不能把严肃的事娱乐化解读,戏说成另类讽刺和笑话。以这种心态看待专题片,背离了主旨和初衷,削弱专题片的警示作用。
事实上,让这些重量级的贪官现身说法,再一次警示党员领导干部抱着侥幸心理搞腐败是没有好下场的。专题片的片名——永远在路上,每一季的名称——“人心向背”“以上率下”“踏石留印”……“标本兼治”都有深刻的含义;以及抓细、抓常、抓长……片中穿插了专家、学者的解说、点评,无不重申了中央反腐败、抓“四风”的决心,这些才是《永远在路上》的关键点、看点和亮点。
专题片再次重申了中央反腐败的决心——反对“四风”等永远在路上,不会停歇,不会让那些用老眼光看待问题的人有重返“四风”舞台的机会,不会让各种腐败问题重新反弹,不要仍然抱着侥幸心理伺机而动。
专题片揭示了一个问题:虽然反腐败是世界难题,但是,只要认真了,反腐败并不是难事。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了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机制,“四风”问题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遏制,腐败存量大大减少,腐败增量大大放缓和式微。
专题片释放反腐败、抓“四风”永远在路上的决心,对贪官是警醒,对在位的党员干部是警示教育,对群众是莫大的鼓舞,明白了这些道理,才真正看懂了专题片。
永远在路上心得体会(二)
日前,中央电视台正在热播大型反腐倡廉记录片《永远在路上》,该片从析事明理的角度详实的记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打虎、拍蝇”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深刻的阐述和揭示了在新常态下,全面加强“打虎、拍蝇”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作风建设新常态机制建设的紧迫性;科学的解释了我们党如何跳出执政周期律的历史必然。
突出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时代感召。新常态应有新心态,从《永远在路上》“打虎、拍蝇”的具体案例,深刻的诠释了在新常态下,加强从严治党从严管干部力度深度和广度的重要意义。从一定程度上,科学解释了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内涵和外延张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一系列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举措,就是着眼于不忘初心执著前行的务实理念,突出为民务实的时代新要求所作出的统筹和部署。始终牢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底色和本色要求,着眼于时代和人民所需所求所盼为向心牵引的。民之所想,即是党心所牵。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本真写实。
写实了“破”的本真和“立”的崇高。《永远在路上》,通过“老虎、苍蝇”的内心忏悔的真实表白,深刻的阐述和提示了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重要性和必要性。为科学阐述我们党如何跳出“执政周期律”成为历史的必然,做出了科学的解释。为全面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建设,提供了具体做法指导工作和现实参照。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新常态下,打好反腐和凝心铸梦的“组合拳”,可谓是“破”与“立”的风向标和及时雨。脱离人民群众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危险。所以,《永远在路上》,写实着我们党走过的寻梦、追梦、筑梦和圆梦心路历程的本色崇高。
接党心连民意写就立党为公真内涵。脚下的泥土和内心的质朴,是架起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的桥梁和纽带。透过《永远在路上》“老虎、苍蝇”的内心表白,深刻的警醒和揭示了群众路线的本真规律:公仆本色在党员干部心中所占的比重,决定了党员干部成长的空间和舞台。情浓于水,就是人民公仆先进典型的杰出代表;反之,以已为重欲望深深,则最终都成了历史和人民的罪人。心底无私天地才宽,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本真要义皆在于此。古人尚有“六尺巷”的情感和《观刈麦》的感怀。“老虎、苍蝇”在德不配位中,与人民公仆的本真内涵渐行渐远。有的甚至让“牢底坐穿”成为其标配,也就“实至名归”了。
《永远在路上》,透过“老虎、苍蝇”的真实案例,深刻阐明了新常态下,加强从严治党从严管干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机制建设的紧迫性;党员干部加强修养,杜绝要么好同志要么“阶下囚”的内在关联性。审视自己和正视人生,广大党员干部以《永远在路上》为镜,当思之、当醒之、更当戒之、方能崇高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