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xiu.com-爱上秀-教育信息门户网】
人口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一个地区的人口状况对整个区域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人口问题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密不可分。本文以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和相关统计资料为基础,对广安市人口现状及趋势进行分析,并尝试性提出人口发展建议,以期为广安深化三次创业,推进跨越式发展提供有益启示。
一、广安人口现状
广安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和十年前“五普”相比较,人口总量、结构、生育、死亡、素质、流动、住房、就业、婚姻等方面均发生了巨大变化,呈现出“十大”特点。
(一)总量:常住人口锐减,“人户分离”加剧
截止2010年11月1日0时,广安拥有常住人口320.55万人,占四川省比重3.99%,列市州第十四位;拥有户籍人口466.72万人,占四川省比重5.19%。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常住人口净减97.02万人,减少23.23%,年平均减少2.61%。广安市常住人口占四川省比重比户籍人口占比低1.2个百分点,常住人口年均递减率比全省水平高出2.26个百分点,这表明广安“人户分离”现象比较突出。据测算,广安市“人户分离”(以乡镇街道为界限)人口数量高达210.96万人。一类是“户在人不在”(户口登记在本乡镇街道,居住在本乡镇街道以外)人口达183万人,其中外出半年以上的169.77万人,占92.77%;二类是“人在户不在”(居住在本乡镇街道,户口登记在其他乡镇街道)的27.96万人,其中外来半年以上的23.59万人,占84.37%。
(二)性别比:总体趋合理,分年龄段不佳
广安市常住人口中,男性1603068人,占50.01%;女性1602408人,占49.99%。男女性别比为100.04,比全国总人口性别比低5.16,比全省常住人口性别比低3,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低7.33。从总体上看,人口性别比值趋于合理,但分年龄段分析,则明显不佳。一是0-4岁、5-9岁、10-14岁这三个低年龄段性别比值均超过115,大大突破了出生人口性别比107的国际警戒线(未考虑流动人口影响因素);二是20-24岁、25-29岁、30-34岁、35-39岁、40-44岁、45-49岁这六个青壮年年龄段性别比均偏低,尤其是30-34岁、35-39岁盛年男女性别比低于88,隐现“剩女”、“留守妇女”问题;三是75岁以上的6个高年龄段性别比随年龄增高而大幅走低,表明老年人口男性健康状况明显不如女性。
(三)自然变动:呈现“一平一高一低”态势。
2009年11月1日至2010年10月31日(普查年度)期间,广安常住人口自然变动情况和四川省平均水平相比较,呈现“持平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态势。普查年度期间,广安市出生人口28388人,占全省3.95%,列第11位;死亡人口27204人,占全省5.11%,列第8位。广安人口出生率为8.86‰,比全省低0.07个千分点,列第12位;广安人口死亡率为8.49‰,高出全省1.87个千分点,列第2位;广安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37‰,低于全省1.94个千分点,列第20位。
(四)年龄结构:老龄化进程加快,但“人口红利”尤在
国际上通常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以上,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以上,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处于人口老龄化社会。截止2010年11月1日0时,广安60岁以上人口占常住人口总数比重为18.82 %,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高出7.87个百分点,65岁以上的占比为12.56%,比“五普”高出5.57个百分点,这表明2000年至2010年期间,广安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尽管如此,但广安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仍占常住人口总数的65.80%,人口抚养比为51.98%(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意为每百名劳动年龄人口要负担51.98名非劳动年龄人口),与2000年相比,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上升0.61个百分点,人口抚养比下降1.42个百分点;人口年龄中位数为37.40岁,比全省平均水平年轻0.45岁。这表明广安仍处于劳动力资源丰富,抚养负担相对较轻,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人口红利”期。
(五)文化素质:整体水平提高,文盲率下降。
广安常住人口中,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92609人、高中文化程度的295484人、初中文化程度的1092275人、小学文化程度的1296186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由1064人上升为2889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4996人上升为9218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26860人上升为34075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48270人下降为40437人。广安市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185185人,文盲率为7.37%。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118920人,文盲率下降0.09个百分点。
(六)人口流动:外出人员数量大且八成在省外,居外省人员主要分布粤渝闽
广安外出人口(以乡镇街道为界)高达1829708人,占户籍人口总数的39.20%。其中:外出不满半年的132184人,占外出人口的7.22%;外出半年以上的1697524人,占92.78%。从外出人口居住地看,县内镇外的209420人,占11.45%;市内县外的28823人,占1.58%;省内市外的111938人,占6.12%,国内省外的1479527人,占80.85%。广安流出省外人口1479527人,占户籍人口总数的31.70%。从流入省份看,广东、重庆、福建三省接纳广安人口数量列前三位,分别为635411人、246147人、151882人,占广安出省人口总量的比重分别为42.95%、16.64%、10.27%,三省合计比重高达69.86%。从流入区域看,华南、西南(不含四川)、华东、华中、西北、华北、东北地区接纳广安人口数量分列一到七位,比重分别为44.30%、27.97%、16.85%、3.31%、3.27%、2.59%、1.71%。
(七)住房:整体状况明显改善
截止2010年11月1日0时,广安接受人口普查登记的家庭户147.39万户;广安市家庭户拥有住房总间数达451.82万间,住房建筑总面积达14777.52万平方米。家庭户户均拥有住房间数3.06间,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多0.39间;常住人口人均拥有住房建筑面积46.10平方米,比“五普”多18.37平方米,表明家庭户住房状况明显改善。从接受长表抽样登记的12.7万户家庭户的住房用途看,有生活用房的12.39万户,占97.53%;有住房兼作生产经营用的0.31万户,占2.41%;无住房的72户,占0.06%。从住房建筑类型看,居住平房的5.85万户,占46.05%,户均建筑面积91.92平方米,比长表抽样登记平均水平少19.29平方米;居住楼房的6.85万户,占53.95%,户均建筑面积127.67平方米,比长表抽样登记平均水平多16.46平方米。
(八)生活条件:整体水平依然不高
从广安市接受长表抽样登记的128081户住户(含集体户 1086户)使用炊事燃料、自来水、厨房、厕所和洗澡设施情况看,广安居民生活条件近年来有较大改善,但整体水平依然不高。一是以煤炭、柴草作为主要炊事燃料的住户达90159户,占70.39%;而使用燃气、电力的仅36212户,占28.27%。二是住房内无管道自来水的达87282户,占68.15%。三是住房内无厨房的达77520户,占60.52%;四是住房内无厕所的7558户,占5.90%;18.94%的住户使用抽水式厕所;60.52%的住户使用其他样式厕所。五是住房内无洗澡设施的达65572户,占51.20%;统一供热水和家庭自装热水器的仅30429户,占23.75%。
(九)就业:从业人员八成分布于一、二产业
从广安长表抽样登记的374637个15周岁及以上人口工作情况看,2010年10月25日至31日期间,为取得收入而工作了一小时以上的达276441人,占73.79%,平均每人每天工作6.2小时;在职休假、学习、临时停工或季节性歇业的1835人,仅占0.49%;未做任何工作的96361人,占25.72%。从未工作人员构成看,在校学习、丧失工作能力和料理家务三类人员数量分列前三位,占未工作人员比重分别为31.41%、25.87%、21.26%,占抽样登记人口比重分别为8.08%、6.65%、5.47%。
分析长表抽样登记的278276个有工作人员行业构成,一是从行业个数看,20个国民经济行业大类中涉及19个,占95.00%。二是从从事行业工作人员数量看,农业有142414人,占51.18%;工业有54611人,占19.62%;建筑业有31425人,占11.29%。整个一、二产业从业人员有228450人,占82.09%;而第三产业仅49826人,占17.91%。分析其职业构成,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数量最大,达到141835人,占50.97%;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数量次之,有82851人,占29.77%;商业、服务业人员数量第三,为37023人,占13.30%。
(十)婚姻生育:适龄男女婚姻状况差异较大,生育男女性别比偏高
从广安长表抽样登记结果看,22周岁以上男性未婚、有配偶、离婚、丧偶比重分别为11.89%、80.69%、1.75%、5.67%;20周岁以上女性未婚、有配偶、离婚、丧偶比重分别为7.94%、81.16%、0.91%、9.99%。通过比较,适龄男性未婚比重比适龄女性高3.95个百分点,有配偶比重低0.47个百分点,离婚比重高0.84个百分点,丧偶比重低4.32个百分点。15到64周岁妇女生育男孩(活产)26777人,现存活25954人,存活率为96.93%,生育女孩(活产)23057人,现存活22450人,存活率为97.37%;活产男女性别比为116.13,存活男女性别比为115.61。
二、广安人口趋势
人口趋势预测是一门复杂的统计方法,其结果受制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城乡环境变迁、资源约束、人口政策变化、迁移流动等多种因素影响。笔者根据广安“六普”资料,抛砖引玉,放胆预测广安未来一段时间人口总量、健康状况、教育水平及就业状况。
(一)总量预测
利用人口复利公式预测法预测最新或2022(历届)年广安户籍人口大约为473.66万人,比2010年增加6.94万人。假设未来十年广安人口出生率稳定在8.86‰的水平上,而死亡率回归全省平均水平6.62‰,以此确定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24‰,从而预测广安在最新或2022(历届)年常住人口由于自然增长变动可增加7.75万人,再考虑以广安庞大的外出人口回流为主的人口流动影响,估计最新或2022(历届)年广安常住人口将突破370万人。
(二)健康预测
随着广安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卫生保健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广安人民寿命将显著延长。采用伐尔死亡概率法(生命表法)预测最新或2022(历届)年广安人均预期寿命,估计将达到76.91岁,比2010年增加2.08岁,从而达到全省平均水平。
(三)教育水平预测
未来十年,广安人口受教育整体水平将进一步提高,每十万常住人口拥有大学、高中、初中文化程度的比重将不同幅度提高,小学文化程度的比重趋于下降。鉴于解放前后出生的未脱盲人口仍有部分存在,因此广安文盲人口仍然不能全面消除,但文盲率会大幅下降。
(四)就业预测
未来十年,广安劳动适龄人口总量呈小幅增加态势,劳动适龄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重将保持在60%左右。分析广安劳动力供需和三次产业就业分布情况发现,随着广安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一产业就业趋于饱和,就业主要出路在二、三产业,特别是三产业吸纳劳动力潜力巨大。
三、广安人口发展建议
虽然近十年广安人口发展处于平稳有序状态,但是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依然存在,人口性别比失衡、老龄化、素质不高、生活质量不高、就业不充分、婚姻生育等诸多问题仍然存在。因此,广安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综合采取有效措施,积极稳妥解决人口问题。建议在今后一段时间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严格控制出生人口数量,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
由于年龄结构的变化,人口出生率在一定时期可能下降,在另一个时期也可能回升,这是人口发展的自身规律,也是正常的人口现象。尽管近年广安的人口出生率较低,但是控制人口数量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不容忽视。因此,必须继续坚定不移的实行计划生育,不断提高人口和计划生育依法行政、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水平,努力控制计划外生育,确保低生育水平持续稳定。
(二)多管齐下,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问题
广安市委、市政府一直对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严峻形势给予了高度重视,并采取了多种措施进行综合治理。但从普查结果看,出生人口性别比仍然偏高,主要原因在于两点:一是群众的生育意愿与现行的生育政策还有较大差距;二是“重男轻女”封建残余思想作祟。为此,要深入扎实地开展关爱女孩行动,严厉打击非法鉴定胎儿性别和非法终止妊娠行为,努力转变群众的婚育观念,加强新型生育宣传教育,改变人们落后的传统观念,形成良好的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的社会舆论环境。
(三)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全面提高人口素质
要实现广安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有各类高素质人才和高技能劳动者作为支撑。因此,要不断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加快教育事业发展,培养大批各类高素质人才;推进城乡、区域教育协调发展,保障群众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提高人口受教育水平;大力开展多种形式尤其是职业技术教育,全面提高人口素质。
(四)综合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
广安人口老龄化形势虽然没有发达发区严峻,但老龄化进程在加快,尤其令人担忧的是广安在经济还不发达的情况下迎来了人口老龄化,可谓“未富先老”。因此,广安要大力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实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这是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根本措施和出发点。同时,走政府、社区、家庭与个人相结合的养老道路,健全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大力发展养老服务行业,建立社区养老服务平台;建立和完善法规体系,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倡导全社会都来关爱老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应对广安人口老龄化的能力。
(五)积极引导外出人员回乡创业
广安外出务工经商人员高达140.03万人,他们蕴藏着巨大的资金、技术、信息以及人际关系等能量,是推动广安三次创业的一支强力“援军”。在发展区域经济招商引资太难、自我发展不快的情况下,引导外出人员返乡创业最直接有效。这是对接沿海经济、推动广安产业升级的桥梁和纽带。通过引导外出人员返乡创业,必将带来资本的大循环和产业的大转移,从而形成“输出人员,引回人才;输出劳动力,引回生产力”的良性循环格局。
(六)千方百计改善民生
一是在大力加强城镇公租房、廉租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同时,将关注目光投向农村无住房的赤贫户,切实解决“住有所居”问题。二是提高小城镇建设档次和深入推进农村“五改”(改路、改水、改厨、改厕、改圈)工程,改善居民基本生活条件。
(七)努力拓展就业空间
一是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和第三产业,千方百计拓展就业空间。二是做好就业服务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就业促进法》,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健全创业服务体系,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重点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城镇新成长劳动力就业工作,积极帮助“零就业”家庭和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加强对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的就业指导和服务。
(八)倡导婚育新风,促进生育文明
一是要把生育观念的转变与计划生育工作结合起来,通过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加强计划生育宣传,变“要我实行计划生育”为“我要实行计划生育”,改变“多子多福”的陈旧观念,树立“少生优生,成才是福”的新观念。二是树立“男女平等”、“生男生女都一样”的新思想。这就需要为妇女提供公平的就学、就业环境,改变女嫁男家的旧婚俗,提倡子女也可随母姓的新风尚。三是加强计划生育信息和技术服务,降低先天疾病儿出生率和婴幼儿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