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xiu.com-爱上秀-教育信息门户网】
“卧龙,复姓诸葛,名亮,子孔明。”
说起诸葛亮,脑中模糊有一个潇洒机智的形象,或许也会想到一些经典实例:赤壁之战、草船借箭、三气周瑜……这些无不表现一样东西——智慧。
卧龙先生立志做到“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在隆中过着平静的生活。但这一切都因先主的三顾茅庐而改变,“遂许先帝以驱驰”,“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自卧龙先生奉命以来,为蜀国奉献的一切,对刘氏家族的忠诚,一直是后人赞颂的。
然而诸葛亮的智慧为什么不能兴复汉室,为什么就不能改变刘禅的无知?为什么丞相这般了得却六出祁山屡战不胜,且最后在秋风五丈原中,落得“出身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悲剧下场?诸葛亮的成败,可能会是永久的历史争议吧。
我自身认为蜀国后来的衰败很大程度上与诸葛亮的性格有关。正是因为忠诚所限,孔明没有在蜀国最需要一个正确领袖时站出来,还是一心为那个无用之主。如果孔明的生性中加一点雄心,那么历史长河也可能被改变。
当他看到先主苦心建立的国家在庸主统治下日益衰落下来时,如果能勇敢地站出来主持大局,以丞相的智慧,特别是在军队中的威望,或许蜀国能转衰为荣,蒸蒸日上,后来统一者还不一定是魏。但是如果一辆火车方向都走错了,即使动力再大,也是往错路行使。
卧龙先生在我们看来,就是智慧的化身,他可以用智慧将所有厉害的对手,其中包括天才军事家曹操与周瑜,还有后来的司马懿戏弄得如同小丑,好像天地间的风云变化早已在他的掌握之中。怪不得周瑜都叹息:“此人有夺天地造化之法!”“既生瑜,何生亮!”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丞相的智慧、忠诚、文章使得文如“光焰万丈长”的李杜,武如“精忠报国”的岳飞,几乎无人不对卧龙先生推崇有加。在将近1800后的今天,卧龙先生仍然散发着阳光一样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