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xiu.com-爱上秀-教育信息门户网】
三千年前,一位哲人从错综复杂的历史中浓缩出这样一句真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虽然,他最终无奈的被战争淹没,但他的话却在大浪淘沙中沉淀为经典,被历史验证。回眸中国千年历史,多少次所谓的太平盛世却奏响了王朝覆灭的序曲!唐朝统治者的奢糜与放纵导致了“安史之乱”;两宋官员的不思进取,吃喝玩乐引来了外族入侵;清王朝的闭馆锁国,夜郎自大使中国陷于水深火热之中。一张张不平等条约,一次次列强的入侵,使中华民族几度迫近灭亡边缘。他们所昭示的,正是“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这一铁的定律。
然而在当今,居危思安仿佛成为了国人的主题。
某些大公司的职员,成天昏昏度日,每天在办公室坐啊坐,待到月末,去财政处领上工资,这一个月便算完了;某些地方商家,成天与商敌斗,待到垄断了地方市场,便算是万事大吉了;某些民众毫无危机意识,终日沉浸在“地大物博”、“四大发明”中得意洋洋。只要所有危机都没有迫在眉睫,只要这些问题没有关系到切身利益,他们都可以悠闲自得,在家里睡大觉。
但是只要多看看新闻报道,你就会发现这个世界不“太平”。
新闻中常常可以看到:“某某跨国公司因为财政亏空(都让那些‘闲人’拉垮啦),准备大幅裁员”,“某某民办企业与数家地方企业联手,竞争力大幅提高,产品远销海外”,“朝鲜半岛核问题陷入僵局”,“中日关系再度紧张”;国内呢,“幅员辽阔”已被人口爆炸淹没,“物产丰饶”已被环境问题取代。面对种种内忧外患,我们还能满足于现状听任灾难的再次降临吗?还能不思进取浑噩的度日吗?还能心安理得地举着和平大旗悠哉吗?
的确,现在国内经济飞速发展、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社会主义建设蒸蒸日上,但国内仍有一些问题没有解决,国际环境亦不安静。我们要消除居危思安的惰性,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识,要时刻保持不断完善的动力。
正所谓“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唯有如此,才能使中国腾飞,使中华复兴,使我们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颠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