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观教育_850字

时间:05-28编辑:佚名 初三作文

【23xiu.com-爱上秀-教育信息门户网】

记得无意间曾在一张《北京晚报》报纸上看到这样一篇新闻,京城某高校一女大学生在朝阳区王四营村张贴了5张“借钱启事”,大张旗鼓地跟过往行人借钱。这张启事,是这位女学生跟父亲怄气后的“一怒而作”,自言目的是“寒碜寒碜我爸爸”。

由此奇招可以判断,在这位女学生的眼里,缺钱花是件很丢脸的事,这里的潜逻辑是:没有钱、或不能给自己孩子足够的钱,就是无能的人,就得觉着“寒碜”。联想到近期的一些新闻,如前几天辽宁朝阳一大学生冒充生病,让贫困的父母给他寄钱,其实只是为了举办“毕业宴”;再如目前有关大学生就业的新闻报道中,经常有企业抱怨,大学生对工资的要求过高。这些,让我们反思“财富观”的教育问题。

如何对待金钱,体现了一个人的基本素养。在冯梦龙的《三言两拍》里,五本书也只是写了四个字“酒色财气”。一个人有怎样的“财量”,也即现代语言所谓的“财富观”,影响着其人生态度,从而也影响到其生活方式,可以说,“财量”是一生成就的重要决定方面。“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君子乐贫”,这些是传统中被推崇的“财富观”。这种“财富观”其实体现了一种“财富智慧”。很多人有很高的智力水平,却未必有高的“财富智慧”,具体体现在成为金钱的奴隶,被金钱所俘虏,为金钱丧失名节,严重的更是为钱财失去自由,甚至丧掉性命。如那个戚火贵,还有成克杰等人便是。当然,他们的无智是体现在钱的来路上;也有人的钱财来路没问题,但在“去路”上经常迷失理性,如那些吃几万元一桌宴席的人等。

现在是“经济时代”,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成为一种主导,在这时候特别要注意不能把人异化为“经济动物”。如果全社会的人都服膺于经济原则的压力,一切都贴上了“经济”的标签,并由此左右了自己的荣辱观、成就观、甚至伦理观等,这社会便失去了文明的本义。最近,有中国富豪成了囚犯,对此亦应深思。社会应该重视这个问题,树立真正的“财富模范”,示范给人们正确的财富观念,用健康的财富文化唤回人们对财富的“真感觉”。

学校教育更应该重视这个问题。在校期间,人的好多观念尚未完全定型,具有较大的可塑性,这时候特别应该用一些健康朴素人文的财富观念熏陶之。但现在的问题是,一些所谓的“励志教育”有走入误区的嫌疑,一切的成功都被罩上了金钱的光环,对一个人成就的衡量,基本离不开金钱的标准。这是应该纠正的倾向。

更重要的是家庭教育,毕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雏形就是父母的一个形象。

12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