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xiu.com-爱上秀-教育信息门户网】
“世界之势,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孙中山先生一句话,早已阐明世界的发展需要融合,然而,融合不等同于改之而同。周恩来总理“求同存异”的理念应该被应用在当下时局。
君子和而不同,草色异而同芳。融合的结果应该是和谐而非千篇一律。所以在融合过程中,为顺应潮流而将自己“面目全非”也未免失之偏颇,所以,融合需要原则。为适应生存环境,生物的进化也是融合的一个过程。以马为例,现代马与古代马的形态已有了很大的不同,马不再有五趾而转变为蹄,然而,妈的基本构造一记机体功能并未改变,而它的形态为适应环境而改变了,这样它们才能以更优美的姿态驰骋在当下。
马在进化中并未转变成羊或其它生物,相同的,人也不能在融合中丧失自己的原则。人的外在棱角可以被时间磨去,但我们的是指内涵应该是不可磨灭的。
一曲优美的节奏去固然需要不同的音符组成,但同样也需要智慧的大师将它们融合成曲。可见,融合若要成功,更需要智慧。智者当如郑燮。在他之前的书法名家,有王右军,颜真卿,苏东坡等等。临摹字帖中,郑燮不甘于人相同,待技巧熟练之后,自己推陈出新,独树一帜。其字若拆开单独看并非出类拔萃,当融合在一起,着实拥有另一番韵味,这边是“板桥体”。而陈板桥自身也是讲智慧地讲历代书法大家的特点融合提炼,才有此成就,若一味模仿,又怎会有“大家”风范呢?
自然将石头千锤百炼,又智慧地将其组合于黄山之巅,却未料一棵迎客松“抢尽”不少风头。有幸于黄山一睹自然的鬼斧神工,怪石融于一山,奇松又何尝不是美景。所以再融合之中,若想得完美,还需要创新之意识。这实非易事。强者当如哥白尼,在宗教信仰之中,在“地心说”之上提出“日心说”无异于质疑整个世界的信仰。哥白尼不惧死的威胁,时间可以磨去他的棱角,有些坚持却磨不掉,却也是时间证明,哥白尼誓死坚持的确为真理。“日心说”逐渐为世俗所接受,而社会也融合了新的观念,文明步入更高的境界,形成新的和谐。
活在当下,党的十四大提出建设和谐社会。追求和谐,本身便是一个融合的过程。在追求社会文明中,我们的融合也要有原则,有智慧,有创新。融合同样质疑声的存在,社会才会朝着正确的方向进步。一如房龙在《宽容》及其序言中所说,给我们的漫游者些许宽容,如果世人都是以同样的步伐在原地踏步,社会文明如何开拓?总要有人迈出这样一部。融合当为人类文明的进步,而并非盲目安于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