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xiu.com-爱上秀-教育信息门户网】
今天读了古文《管华异趣》,对管宁能够见金“与瓦石不异”甚为敬佩,但对他在最后下了“子非吾友”的论断却颇为不解,这不禁引起了我对择友的标准及态度的深思。
那么应该怎样正确择友呢?
我认为志同道合、性格相近是十分重要的,但这不是惟一的标准。像文中的管宁仅是因为华歆拾金“而掷去之”、“废书出观”而断定“子非吾友也”是不足取的。当然共同的志趣的确能使人成为莫逆之交,如马克思和恩格斯正是因为有着共同的理想和抱负而走到一起;但廉颇和蔺相如的性格是有着天渊之别的吧,他们不依然成为刎颈之交吗?
人各有志,在择友的时候又何必一定要思想抱负一模一样呢?择友上性格的差异也未必是件坏事,反而具有互补性,能够取长补短。如果你是一个软弱的人,和坚强的朋友在一起,久而久之你也会变得坚强;如果你是一个意志不坚定的人,和一位意志坚定的朋友相处久了,你发现你已经变得意志坚定多了。这和“近朱者赤”的道理是一样的啊!
再者,择友时,不要光看见别人的缺点,而对别人的优点置之不理。管宁仅仅看到了华歆的一点不是就妄下论断“子非吾友也”是没有什么道理的。虽然华歆拾金“而掷去之”、“废书出观”是比不上管宁视金为“瓦石”、“读书如故”,但这不能否定华歆这个人。数十载后,华歆仕途得意,官至太尉,管宁却隐居山林;华歆仍去拜访他,欲与之结为布衣之交,并力荐管宁,虽遭自命清高的管宁拒绝,仍与之为友。试想,这在当时人人都攀附达官显贵的封建社会是何等的不易?这不正是“君子之交淡如水”吗?管宁放弃与这样的一位君子结交真是损失不小。
当然,择友时也要有慎重的选择,要分清良莠。要多结交一些有理想、有志向、对自己某些方面有帮助的良师益友,而与那些思想品德比较差的还是少接触为好。但人无完人,我们在交友时也应该“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要有一定的明辨是非的能力,吸取别人的优点,摒弃别人的缺点。
择友还应该具有广泛性。与社会各阶层、各层次的人成为朋友会增加你的社会阅历,提高你待人接物的能力。不应以与地位身分、文化水平比自己低的人结交为耻,在这一方面华歆的做法是无可厚非的。韩愈不也是和贾岛结为布衣之交了吗?在面子大似天的封建社会,古人尚能如此,我们还有什么好顾虑的呢?
谁说“人生难遇几知己”,我们的知己将遍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