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xiu.com-爱上秀-教育信息门户网】
还清楚地记得,第一天上学的时候,妈妈对我说:“彩丽,上课要积极举手发言。”来到学校,老师也这么说。这些话,我一直记得。
小学的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老师提出问题,话音刚落,同学们早已把小手举得高高的,树林一般。有的同学生怕看不见自己,还欠起半个身子,以期取得老师的注意。老师不知点谁才好,连声说:“别急,别急。”如果谁被幸运的点到名字,就好像得到了很大的恩宠,满面春风,得意洋洋的。倘若再因为回答正确,被老师表扬上几句,那便更加美的不得了,比吃了蜜还甜,当然也会被大家羡慕好一阵子的。而没有被点到名字的同学,也不泄气,耐心地等待着下一个问题。要知道,在同学们幼小的心灵中,被老师点名回答问题的多少,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学生与老师关系的近远。所以,天真的我们都想通过积极举手回答问题来得到老师的赞誉。
那时的我们,学到了很多知识,也很快乐。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升入了初中,这时候,我渐渐发现,课堂上举手的人越来越少,那片繁茂的“树林”是被砍伐了,再也不见了。老师的问题提完半天,下面像没有人烟一样,静悄悄的毫无反应。有时被老师问得急了,教室里才稀稀疏疏的举起几只手,象秋风中瘦弱的小树,一吹即倒。儿时的那阵热闹场面不见了,变得无精打采,死气沉沉。是老师的提问变难了?还是学会矜持了?或者是对老师的提问不悄一顾?我不明白,也不曾认真的思考过,只是依旧记得妈妈和老师说过的话。
直到有一天,当老师提完问题,我举起手时,才惊讶地发现,周围竟然没有一个人举手。大有都用异样的目光看着我,仿佛不认识似的。而在这无言的眼神中,分明有太多的“假积极、图表现”。顿时,我感到一种莫名的不安,畏畏缩缩地放下手,当我与老师的目光相遇时,心中又有种说不出的委屈和懊悔。
以后的课堂更安静了,除了老师的讲课声外,同学们大多数心不在焉,一幅置身世外,老僧入定之境。老师满怀希望地提出问题,可半晌仍是“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急得老师一个劲地问道:“谁来试试?谁来试试?”又过了好久,眼见没有接茬的主儿,老师只好失望地自问自答了事。我身为学习委员,多次想举手打破窘境,可就像被什么缚住了,动弹不得,也不敢动弹,我只能低下头去,不看老师那搜寻的目光。课后,望着老师那失望中又夹杂着几分悲哀的眼神,我不禁感到一阵阵的自责。
我们是怎么了?长大了?多了一份成熟与矜持;变傻了?回答不出问题;还是有了城府与稳重?以至于磨去了大方、单纯的个性?或者这些都是原因;或者都不是,反正叫人不懂。
儿时,我们学到了很多知识,也很快乐,然而如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