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或2022(历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汇报材料参考

时间:11-15编辑:佚名 材料素材

【23xiu.com-爱上秀-教育信息门户网】

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我校领导带领广大教职员工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推动我校持续健康均衡和谐发展。现将我校均衡发展工作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1、办学条件:学校征地总面积为3199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13560.28平方米,包括教学楼、办公楼、小礼堂、图书室、阅览室、仪器室、自然实验室、劳技室、校展馆等。大多数教学班都安装有多媒体电教设备,学校已开始逐步实现数字化教学。目前,学校拥有“一台、两站、三室、四网、五平台”。“一台”即“红领巾电视台”;“两站”即“学校网站”和“远教地面接收站”;“三室”即“多媒体教室”、“语音室”和“网络教室”(两间);“四网”即“易通达办公网络”、“中国移动校校通局域网络”、“校园广播网络”和“视频监控网络”;“五平台”即“校园办公平台”、“教师QQ群教研平台”、 “教师博客群平台”、“班级学生博客群平台”、“智慧校园家校互动”(正在筹建)。

  我校多年来克服重重困难,多方筹措资金,以超前的意识优先改善育人环境,加强校园“三化”建设:假山喷水池、校园绿化带、行知园、80米长高档次德育墙,机构和设施的进一步完善,为这所“花园式”的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提供有力的阵地保障。

  2、师资水平:学校现有教职员工117人,其中校长、书记各一人,副校长三人;专任教师115人(其中教辅人员3人),百分之百教师获取教师资格证书,按要求完成继续教育培训学时。专任教师中大专以上学历97人,占86.6℅,各级、各类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40名,约占35℅。专任教师中经聘为中级以上职称67人,其中高级职称两人。

  3、普及程度。

  (1)入学率。2010秋季应入学424人,实际入学424人,入学率100%;2011秋季应入学434人,实际入学434人,入学率100%;最新或2022(历届)年秋季应入学495人,实际入学495人,入学率100%。

  (2)辍学率。三年中辍学0人,辍学率为0。

  (3)毕业率。2009年秋六年级在校生是325人,2010春季实际毕业325人,毕业率100%;2010年秋六年级在校生是381人,2011春季实际毕业381人,毕业率100%;2011年秋六年级在校生是492人,最新或2022(历届)年春季实际毕业492人,毕业率100%。

  目前,本校设有46个教学班,在校小学生2823人。

  4、教育经费:(1)学校做到了按政策性收费,无乱收滥支现象。(2)教职工工资实行了“全县统管、按时发放、银行‘直达’”的管理体制,教师工资能足额发放。(3)合理利用资金,办学条件不断改善。

  5、办学理念:一切以学校发展为本,一切以教师发展为本,一切以学生发展为本,坚持制度建设,坚持以课堂为中心,坚持全面发展。以平安建设为保障,以实施教育技术应用为突破口,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重点,以人为本地提速教师专业成长,以生为本地强化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实施“以德立校、依法治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特色办校”的办学方略,努力创造教育管理智能化、课堂教学网络化跨越式发展的条件,加大继续争创省级素质教育示范校力度,加快教育教学示范辐射步伐,树立办全省名校的意识,实现教育均衡。

  6、取得的成绩:学校先后荣获“福建省花园式学校”、“福建省达标图书馆”、 “福建省创安先进学校”、“省依法治校先进单位”、“福建省先进教工之家”、“ 福建省示范小学”,连续四届(第八、九、十、十一届)“福建省文明学校” ,“泉州市校务公开先进单位”、“泉州市体育先进单位”、“泉州市绿色学校”、“泉州市实施素质教育先进学校” “泉州市课改基地校”等称号;,学校正努力向着“建设一流校园,铸造一流师资,培育一流学生”的办学目标前进

  二、主要工作:

  (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和谐的发展氛围。

  学校优先改善育人环境,加强校园“三化”建设:假山喷水池、校园绿化带、行知园、80米长高档次德育墙、200米环形塑胶运动场的铺设等工程相继竣工,德育处、少先队大队部、红领巾广播站、红领巾电视台、图书馆、阅览室、《太阳花》队报、校展览馆、《规范》专栏、升旗台等德育机构和设施进一步完善,为这所“花园式”的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提供有力的阵地保障。近三年来,学校加大校园环境建设力度,进一步美化七个园区:如今,“育苑园”里假山喷泉,垂柳依依,绿草青青,水花飞洒,鱼翔浅底;“乐教园”鲜花盛开、万紫千红,“乐教乐学”,字字珠玑;“行知园”里,陶行知先生塑像矗立于绿树红花之中,在2004年新栽种的高大榕树的掩映下,时刻传播着“教人求真,学做真人”思想,不断催发教育生命的芬芳;“乐学园”里更是绿意如流、树影娑娑,那一串串大脚印向孩子们昭示着脚踏实地、张扬个性的精神内涵;“百花园”里花团锦簇,彩蝶纷飞,凸现着一个个“完善与真实的春天祝福”;“百草园”是孩子们自由、快乐的天堂;“百菜园”是他们劳动的试验田。这一个个极具个性化、艺术性、教育性的园地,是一个个无声的教育情境,“美我校园”、“爱我校园”的呼声已植入每一个八二三少年儿童的幼小心田。灯柱广告牌、绿化区创意解读标语牌,那催人振奋的《八二三实小之歌》和那“小朋友们,精心呵护我们吧,让我们一起茁壮成长”等一句句动人心扉的真诚劝导,不仅成了学校颇具特色的一道道亮丽风景,而且更是一种无与伦比的实效教育,使我校德育工作逐步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近三年来,学校又在校园显眼位置增设了孔子、雷锋、钱学森、贝多芬等中外先哲名人塑像,让师生都有了学习的榜样,让“乐学”思想真正根植于每一个师生的灵魂深处。浓郁的“乐学”氛围已经在年轻的八二三实验小学这块热土上形成,“乐学教育”也自然地成为了八二三实小独具魅力和影响力的办学特色。

  (二)扎实开展养成教育,彰显丰富的德育内涵。

  我校继续认真贯彻《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末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建立健全德育管理体制,努力建构纵向衔接,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思想道德教育网络,积极打造有特色的惠安县八二三实验小学德育品牌。

  1、每周星期一早上的升旗仪式上,我们的师生同在队旗下向国旗宣誓的誓言是:“八二三哺育我成长,我为八二三添光彩;今天,我为八二三自豪,明天,八二三为我骄傲。”铿锵而独特的誓言继续响彻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震撼每一个八二三人的心灵。

  2、八月二十三日为回校日。来自惠安大地四面八方的大学生、中学生,以及学校的全体师生,聚集在这美丽的校园里参加升旗仪式,畅谈八二三的昨天、今天,共同描绘八二三美好的明天,继续组织学校红领巾小记者团赴厦门同安英雄三岛、厦门科技馆考察参观,重走八二三之路,重温1958年8月23日炮击金门的历史。通过活动,丰富了八二三的内涵,积累了一定的校本课程资源。

  3、传统文化的熏陶充满校园的每个角落:孔子塑像、三字经读本、“弟子规”上德育墙、班报,开展“读千年圣贤书,做谦谦少年人”的活动。如今,人人读诵圣贤经典文章已是家喻户晓的喜事,家长们赞不绝口,认为圣贤的教诲,是调整和矫正孩子的言行举止,又是可以给孩子做榜样示范,也可以帮孩子分析甄别传统文化里的精髓和糟粕,这种做法有助于孩子和家长的共同成长以及和谐家庭的建设。2011年9月28日是我国“万世先师”——孔子先生诞辰2562周年的纪念日。为尊崇与怀念至圣先师孔子,在这一天上午,我校组织师生前往县孔庙举行隆重的祭典活动,宣传部庄灿霞部长、教育局刘东升局长等领导出席活动;下午,在我校孔子像前为一年级新生举行入队仪式。

  2011年11月19日,市文明礼仪情景剧比赛在石狮举行,我校参赛节目《以红领巾的名义》获一等奖,学校获得优秀组织奖;在校讯通“经典诵读”征文比赛中,我校陈茁等六位同学分获市一、三等奖,并有四人获省二、三等奖,一人获全国三等奖,我校获市优秀组织奖;中旬,我校参赛节目《少年中国说》在县经典诵读比赛中获二等奖

  4、“六·一儿童节”,学校继续开展“今天小队到我家”的主题活动,让孩子走入社区,走进同学家庭,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把文明之风带进家庭,带进社区,孩子们玩得开心,玩得有意义,为孩子们培养各方面能力提供了锻炼的平台,同时也寻求家长对学校办学方略的理解和支持,深受广大学生家长,社区老百姓的赞赏。我们又本着把节日还给学生的宗旨,举行了一系列既受孩子们欢迎,又富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如:诵读中华经典美文,传承华夏文明古风”活动、趣味运动会、校园小歌手赛、快乐大合奏、游园活动、小队到我家以及毕业班的“殷殷母校情,拳拳学子心”签名、许愿、感恩演讲等活动,让孩子们过一个快乐、充实、有意义的节日。

  5、结合传统节日开展活动,如三八妇女节、母亲节、清明节、重阳节,开展有意义的特色主题队会……比如最新或2022(历届)年3月5日,为了发扬传统,弘扬雷锋精神,深化志愿者活动,与社区联创福建省第十一届文明学校,我校组织一百多名少先队员到新霞社区开展“学雷锋”活动。我校小记者跟随前往,并采访社区领导。他们表示十分赞赏学校的举措,希望我们新一代的队员们能继续将雷锋精神发扬光大。3月28日是校园安全教育日,八二三实验小学法制副校长、惠安县公安局治安大队大队长刘萍萍女士参加学校升旗仪式,为全体师生进行题为《小学生怎样懂得依法保护自己》的讲座,让同学们明白安全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依法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和切身利益,争做一个学法、懂法、守法的好少年。清明节期间,我校开展“缅忠魂 承先志赞祖国 爱家乡”主题系列活动。通过参观惠安革命历史纪念馆、祭扫烈士墓、举行革命诗文朗诵会等活动,培育学生继承先烈遗志,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情感,激励学生更加爱祖国、爱家乡、爱人民。我校程丽雯老师还被聘为惠安革命历史纪念馆志愿讲解员;吴凯丰老师被选为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

  各班队活动正常开展,生动活泼,做到“有计划、有过程性材料、有总结”。

  6、继续发挥学校关工委的作用和家长学校的功能。学校重视关工委工作,为关工委开展青少年教育活动创造良好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设立关工委办公室,提供办公设备和活动用具,建立起相关的档案资料。关工委开展活动所需的经费全额由学校划拨,保证各项活动顺利开展。学校还充分发挥老同志的政治、时空、经验、威望和亲情等优势为教育服务、为学校服务。

  我校是泉州市优秀家长学校。学校利用家长学校对家长做好宣传工作,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家长通过家长学校了解了教育孩子的新思路、新办法。使得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真正相得益彰。我校和老年人大学采取定期或不定期,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等形式积极开展家长学校培训学习活动,在政策上取得家长的认同,在实施中求得家长的配合,在评价中争取家长的支持和理解,让家庭教育真正成为未成年人成长的不可缺少的平台。

  7、学校加强法制教育,经常组织法制、纪律讲座等教育活动、对一些“问题学生”及时帮助,对贫困生给予慰问;开展校际帮扶活动,与挂钩学校共同成长。

  学校重视对特殊生的帮带,各个班级、各位老师帮带的对象明确,都有具体的计划、措施,成效比较明显。

  (三)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凸现高效的教学质量。

  1、根据县局加强学籍管理的规定,我校全面加强义务教育资料和学籍管理。每一学年初,都及时从各社区了解适龄儿童入学状况,列出适龄儿童入学名单,组织好新生入学,对于没有到我校入学的儿童,及时通过各村委会了解、组织教师入户调查,掌握服务区内适龄儿童入学状况,保证适龄儿童100%入学。

  2、严格实施“控辍”保学管理目标责任制。我们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坚持依法控辍、管理控辍、教改控辍、扶贫控辍的方针。认真落实县督学工作精神,提高认识,真抓实干。通过学习有关的政策法规,使我们深刻的认识到,控辍的重要意义,将来的社会将是知识经济社会,文盲意味着无法生存,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基础教育至关重要。为此,开学初我校成立了以林锦灿校长、曾文炎书记为组长,班主任为组员包班盯人,责任明确,齐抓共管,认真做好义务教育过程管理,完善转出转入手续办理,做到有情况早报告、早动员,杜绝溜生,扎实做好学额巩固,保证学额巩固率达到100%。教导处全面掌握学生学年初人数、对入学数、转入、转出、复学、辍学数了如指掌。

  3、根据上级文件精神,让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与当地学生享有同等的义务教育政策待遇。并动员社会各界教育力量,让家长与学校多方协作共同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使适龄儿童进得来,学得好。落实经济困难学生的扶助措施,发动社会帮扶经济困难的学生。

  4、教学质量:

  向课堂教学要质量。 我校课堂教学管理坚持以夯实课堂教学实效为抓手,落实十字方针:备课要“深”,上课要“实”,作业要“精”,教法要“活”,手段要“新”,活动要“勤”,考核要“严”,辅导要“细“,负担要“轻”,质量要“高”。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需求,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为学生提供实践探索与交流的平台,激发学生乐学的主动性,促进每一个学生能在各自不同层面上得到健康发展。

  (1)认真执行“三表”,能够正确使用省颁教科书,根据学科特点有针对性的选择教学资料。

  (2)健全教学质量分析和反馈制度,及时解决教学存在的问题。学校充分重视每个班级的质量监控和教师的质量分析。每学期的期中、期末考试,学校都精心部署,从命题出卷、考室安排、交换监考、流水评卷、质量分析,整个流程教导处都严格把关,并在全体教师会上做深刻的评析,肯定进步,指出不足。

  (3)关注学生个性差异,重视特长生的培养和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推行“等级+鼓励性评语”的评价制度。

  (4)学校始终高举质量大旗,坚定“向常规要质量”思想,积极探索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课前准备、课堂教学、作业辅导、教学评价等教学管理策略,认真贯彻《惠安八二三实验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暂行务例》,经常开展教学常规视导工作,密切关注教学流程,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每学期,学校至少进行二次全面教学常规检查视导工作,即期初、期中、期未常规检查。

  5、体育方面。学校认真贯彻实施《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小学生体育锻炼标准实施办法》,成立专门的体育工作小组,积极倡导和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扎实开展“两操两课一活动”。每年度都举行一届校运会,并做好相关的资料收集工作,学校注重场地的建设与体育器材的购置与保养,为全体师生积极参加体育运动提供有力的保障。

  (1)认真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切实加强体育工作,并纳入学校工作计划。按省颁课程计划开足上好体育课,学生基****掌握体育、卫生知识和运动技能。体育场地、器材设备基****满足课内处体育活动的需要。

  (2)坚持“两课两操一活动”,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积极开展体育锻标测试。上学年学生体育合格率达100%。

  (3)每学年学校都举行校运会,计划周密,活动有序,资料完整,成效显著。

  (4)重视特长人才的培养。推广广场“英语”口语,是我校拓展教学空间,育合格加特长人才的一大举措,编印校本教材;学校还开展了“我与老外说英语——走进八二三实小”的活动,拓展了英语课堂教学的空间,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英语的趣味性、实效性,更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成立了学校少儿艺术团,开展轰轰烈烈的艺术教育活动。

  (四)积极开展“校本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2001年秋季学期,正值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启动,《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旗帜鲜明地提出“教师教育”这一概念。一时间,有关教师培训的理论文章成为各种教育杂志的宠儿,数量之多、涉及面之广都是前所未有的,这无疑是对我们十几年来的实践摸索提供了一个巨大的理论资源库。通过实践经验与理论引领的整合,我校出台了《惠安县八二三实验小学中青年教师培养计划》,提出了“开展“校本培训”,打造“名师工程”;以点带面,分层次整体推进”的发展思路,制订了明确的培养目标和实施办法,扎实有效地开展和实施。

  1、新上岗教师及三年期内教师的培养

  (1)由教导处、教科室对新上岗的教师进行岗位培训,使他们初步掌握备课、上课、作业、辅导和对学生考核等常规,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能独立处理教材,设计并实施课堂教学方案,掌握必备的教学基本功,尽快提高教育教学的实际能力。

  (2)学校挑选事业心强,有教学经验和科研能力的骨干教师担任指导教师,通过“拜师结对”活动,促使青年教师快速成才。

  (3)要求新上岗及三年期内教师坚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每学期有一定数量的读书摘记或学习心得体会;每学期向指导教师或本校教师上两节以上汇报课或实践课;每学期观摩指导教师或其他教师课堂教学20节以上;注意积累总结教学经验和成果,每学期完成二篇以上的教学一得或其他教学论文。

  (4)学校建立教师培训个人档案,进行跟踪培养和考核。

  2、第二个五年的教师培养

  培训的模式:立足校本 骨干领先 专家引领 突出重点 注重实践

  培训的思路:把新课程的实施、校本课程的开发、科研活动、教研活动、教师进修培训、教师外出学习参观考察等全部整合到校本培训的内容之中,统一安排,整体推进。

  (1)立足校本

  我校有一支市级骨干教师队伍,有一定数量的教育教学专著、光盘、碟片等。开展校本培训在人力、设备、财力上都具备了一定的条件,所以我们确定了以本校教师为基本培训单位,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为基本目标,把培训、教育教学和科研活动紧密结合起来的教师继续教育形式。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骨干教师为组员的教师培训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又分若干具体项目培训小组。如师德组、学科组、课程开发组、科研组、信息收集组等。责任到人,落实到位,分工协作,确保教师培训的全程推进。

  (2)骨干领先

  由于教师结构相对复杂,教育教学能力水平参差不齐。就目前起码可分为三种类型。1、年龄在45周岁以上的教师,专业化水平相对比较薄弱,再加上,承受着体力和精神的双重压力,又加上家庭负担过重,体质普遍比较差,这些教师需要关心,需要提高。2、从开始恢复普师招生,即86年首届毕业生到97年以前十年的普师毕业生这部分教师在录取时是初中毕业中的首批苗子,又加上3、4年正规师范教育,他们当中的极大部分已成为教育教学、班级管理的骨干,是目前学校教师队伍中的精华。3、97年以后的普师毕业生,他们在录取时,已经是初中毕业生中的二三类苗,教学能力、水平大不如97年以前毕业的教师,这些教师有待进一步培训、培养。

  尽管每一层面的教师队伍中都涌现了一些骨干。但充分发展教师队伍中的精华部分显得尤其重要。所以我们要做到骨干领先,对骨干教师优先提供一些学习的机会,让他们“先知先觉”,然后通过校内的“骨干教师论坛”、“一对一”或“一对几”的形式,由他们来影响、指导、扶持其他教师。

  (3)专家引领

  当教师学习和培训到了一定程度,总会遇到一些自身不理解、难以解决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会影响教师的积极性和进步。这是教师学习培训的高原现象。这时候需要专家帮助教师越过高原期,迈入下一个层次。为此,我们每学年至少安排两次大型专家讲座或现场指导。我校先后邀请来福建师范大学余文森教授、省普教室王永老师、省电教馆张文质老师、集美大学的方元山教授、泉州师院的侯怨水教授、泉州师院干训处的王宏主任、县教师进修学校的陈渊明、陈继伟、黄永坚三位主任等专家学者莅临我校做学术讲座。具体内容有:“新课程、新理念、新教师”系列研究,“以人为本”教育思想的内涵,《国务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纲要》,教育心路历程的自我倾诉,新时代的教师角色,教育写作,班级管理新模式的构建,学科教学法等等。经过培训,老师们的思想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工作心态和精神面貌都焕然一新,教育教学的方法技巧也有了大幅度的改进,许多老师都说:“经过培训,我的脑子似乎被冲洗过似的,似乎一下子明白了许多”。

  几年来,学校已有200多篇论文发表在市级以上各级刊物中。

  (4)突出重点

  在做到与时俱进抓好常规培训外,还必须突出某一时期的重难点。如自2003年秋起在一年级全面实施新课程,同时要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每位教师将要成为校本课程的开发者。又如三年级全面开设英语课。这是学校工作的重点,也是教师培训的重点。这也是教师平时工作与教师培训整合的结合点。学校相应成立两个小组,即新课程实施小组和校本课程开发小组。后来,又得到县进修学校的大力支持,成立新课程实施诊断小组。确保新课程实施与校本课程开发不走弯路,脚踏实地,因地制宜,力争为全县基础教育做出示范。

  (5)注重实践

  教师培训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培训让教师接受新理念,增长新知识,提高新技能,达到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我们的做法是:重培训,看实践,重培训,看效果,边培训边实践两者合一。每学期开展优质课评选、展示活动,每学年评选优秀班主任、先进教育工作者。把教师的培训落脚到教师的具体工作之中。

  在做好以上五点之外,我们还积极营造“生活化”教研氛围。课余时间、双休日等闲暇时间,我们经常组织教师座谈、交流,或正襟危坐、或形体自由、或较大规模、或三五成群,相互勉励,让教科研生活化、日常化。

  3、名师培养

  一是“沉下去”。深入到课堂听课学习,调查研究。每位市、县学科带头人、课改指导员、市骨干教师每学期至少听课40节,并随听随评。“沉下去”既是队伍锻炼,是学习、输入,又是培训一线,输出与指导。在听课、评课、专题讲座与讨论中,对一线教学研究作了直接有效快速的指导。

  二是“走上台”。创造条件出去上示范课,作学术交流。上示范课、研讨课、实验课,摸索教改新途径(开发课程资源,创造性使用教材),熟悉工作对象,与一线教师心灵相通,进一步掌握教学规律。

  (1)主动开设课改研讨现场

  2000年秋季,我校被泉州市师资培训基地永春师范学校确定为“泉州市骨干教师培训班学员调研基地”,为此我校每学期必须为市骨干教师培训班学员开设两期课堂教学示范研讨课,每一期都有五、六节课。几年来,我校已为培训班开设二十期研讨活动,共计100多节课。这些示范课充分展示了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的喜人成效,每一堂课都洋溢着浓烈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令人有真、有善、有美等诸多体察,来自各地的骨干教师都报以盛誉。

  2004年4月中旬,我校成功举办了第三次“乐学教育”研讨会暨“泉州市实施新课改课题研讨会”,推出不同学科的共计12节课改示范课,和2场专家讲座,还有我校教师论文集、教育随笔集。参加研讨会的有来自我市各县区的近300名教师,大家对我校实施新课改中在学校文化建设、课堂教学改革、教师专业成长等方面所取得的喜人成效褒奖有加。泉州市教育局陈伯禹副局长也对我校的课改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我校的课改工作已为全市的基础教育起了一个很好的示范,为全市稳健推进新课改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2006年11月25日至26日,我校再次成功地举办了第六次"乐学教育"研讨会暨惠安县市级课改基地校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这是八二三实小办学八年来又一次规模较大的研讨会,我校推出了刘淑萍、胡惠琼、杜宝治、张艳玲、吴俊民、任真、朱爱菊、连婉霞、蔡月蓉等优秀青年教师的研讨课,这十节课以不同课型、不同风格展示了我校课改实验成果和优秀青年教师的风采。

  2007年9月28日,我校将举办办学十年回顾暨第七次“乐学教育”研讨会活动。以课堂教学改革展示为主要形式,总结了我校办学十年来教学科研的历程和收获;2010年4月、2011年11月分别成功举办第八次、第九次“乐学教育”研讨会,再次说明我校在开展校本训,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活动中取得的优异成绩。通过开设课改研讨现场,显示了我校课改的初步成效,培养锻炼了我校的师资队伍,展示了教师们的精彩演绎,同时,也为广大学校、教师的研讨交流提供了一个平台,发挥我校应有的示范作用。

  (2)积极推出名师送课下乡

  从2004年春季学期开始,我校积极响应和配合县教育局、进修学校“送课下乡”的活动安排,大力推出近几年在各学科教学中崭露头角的骨干教师送课下乡。至今,已有陈东方、陈清琴、杜宝治、傅国海、吴远云、庄曙霞、庄雪清、庄莎玲、郑云娥、、江菊、王瑜等12位老师为全县各学区提供优质、实用、高效的示范课,得到广大农村基层小学老师们的欢迎和称赞。

  三是“写出来”。我校把调查与提炼总结、撰写文章当作名师的重要基本功。鼓励骨干教师边教边学,逐步完成由备课笔记到编成讲义,最后形成著作。鼓励教师撰写教育随笔,学校再作汇编,至今已有《我的教育故事》、《生命因期待而精彩》两本教育随笔集出版。

  (3)培训的制度保障:

  建立健全校长亲自抓,分管领导、教科室具体抓,年段教研组协同抓的三级管理网络;完善老带新、结对子自培互培相渗透的培养模式;健全“公开推荐、公平竞争、公正选拔”的骨干教师选拔培养机制;完善对培养对象的教育观念、专业知识与学识水平、教育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的考核评估制度;实行对优秀青年教师的评优、奖励、职务晋升和外出学习“四优先”的倾斜政策。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1、正在筹建一幢四层教学楼,为学校小班化建设创造条件。

  2、进一步搞好学校招生片区义务教育的巩固提高和延伸工作。加大《义务教育法》的宣传和贯彻力度,依法确保家长送子女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严防适龄儿童少年辍学。关注残疾儿童、贫困儿童、留守儿童上学问题。

  3、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整治,确保师生安全,为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营造良好氛围。

  4、努力争创“福建省实施素质教育先进学校”和“福建省文明学校标兵”。

12
【猜你喜欢】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