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或2022(历届)淮北师范大学大一新生宿舍条件和环境怎么样及是否有空调(图片)

时间:01-11编辑:佚名 安徽高考

【23xiu.com-爱上秀-教育信息门户网】

淮北师范大学位于国家能源基地、国家园林城市安徽省淮北市,是一所多科性普通高等学校。1974年建校,时为安徽师范大学淮北分校。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定名为淮北煤炭师范学院,隶属原煤炭工业部,面向全国招生。1998年,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安徽省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2010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淮北师范大学。1981年获学士学位授权单位,2000年以优异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03年获硕士学位授权单位,2007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等次,2009年新增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单位、省级立项建设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和博士后岗位设置单位。

学校依山而建,芳草茵茵,花木扶疏,景色怡人,优美的环境充满了浓厚的人文气息,被安徽省建设厅授予首批“安徽省园林式单位”称号,被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全国绿化模范单位”称号。学校现有相山校区和滨湖校区,占地面积30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纸质图书177万册,电子文献折合总量110万册,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4亿元,各类教室和实验室功能齐全、设备先进,满足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需要。

学校现有15个学院、17个研究所(中心);72个本科专业,分属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和艺术学等10大学科门类;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7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现有全日制本科和硕士在校生24000余人。

学校师资队伍结构合理,实力较强。现有专任教师1028人,其中博士222人、硕士634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者549人,其中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者107人。教师队伍中有“双聘”院士2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名,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人选1名,皖江学者讲席教授3名,省级教学名师6名,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9名,省高校学科拔尖人才8名,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7名,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57名,全国优秀教师、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4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者13名,曾宪梓教育基金奖获得者13名,安徽省优秀教师、师德标兵、优秀党务工作者15名。

学校具有较强的教研、科研实力。现有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省级重点学科,6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省级教改示范专业,1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3个省级教学团队,5个省级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8门省级重点建设课程,19门省级精品课程。近年来,承担省部级及以上教学研究项目71项,其中重点19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20项,其中特等奖、一等奖6项,二等奖9项;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65项,省级科研课题330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25项,其中国家级奖励3项。学校编辑出版《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古籍研究》、《安徽文献研究集刊》等多种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

学校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与70多所重点高校和科研机构、台湾地区台湾世新大学、中华大学、朝阳科技大学以及美国西肯塔基大学、哈町大学、罗杰·威廉斯大学、中田纳西州立大学、加州州立大学蒙特利湾分校、澳大利亚拉托贝大学等建立校际合作关系。通过邀请国内外著名学者来校讲学、举办全国性和全省性学术会议等形式,促进了学术交流与合作。根据学校与美国及我国台湾地区等相关高校签署的交流合作协议,学校每年通过学生自愿报名,选送在校本科生参加交流学习。最新或2022(历届)年,学校被批准接受外国留学生学校资格。

长期以来,学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办学理念,逐步积淀形成了“博学慎思,励志敦行”的校训,“敬业、奉献”的校风,“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教风,“知行合一、学做真人”的学风,“校荣我荣,校辱我辱,以校为家,以教为业”的淮北师大意识。近年来,学校着力围绕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和全面素质教育。办学至今,学校已经培养出50000余名各级各类高素质专门人才,遍及祖国各地的校友成为国家许多领域的中坚和骨干,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淮北师范大学以其鲜明的办学特色,雄厚的教学、科研实力,令人瞩目的建设成就享誉社会各界,也得到了上级部门的高度肯定。学校先后被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安徽省先进集体”、“安徽省文明单位”、“安徽省人才工作先进单位”、“安徽省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安徽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安徽省科研管理先进集体”、“安徽省优秀教学管理集体”等荣誉或称号。学校先后21次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授予“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和“优秀服务团队”称号。2009年被团中央确定为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试点单位。

“十二五”期间,学校将在更高起点上,大力实施“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发展战略,坚持科学发展、内涵发展、和谐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办学实力,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师范大学。

12
【猜你喜欢】 【为你推荐】